228 篇文章
我做任何事情都很認真, 但任何事情都不如意!
同學麥娜絲

影評 《宿怨》:以伏筆慢慢挖掘的恐怖片

2018-06-20 19:50:47


1. 前言

稍早,看過《魍美》和《溫徹斯特鬼屋》後,開始擔憂後面上映的恐怖驚悚電影,不再讓我期待。直到《噤界》,恢復對這類型電影的信心。至於,傳影互動這回代理的《宿怨》,是否有滿意到我呢?

原先,在看這部片的預告,會蠻期待裡頭畫面,在片中如何詮釋與安排。但是,基於開頭講的那二部,多少在意從此片,是否帶來不太享受的觀影體驗。等到從傳影那得來的宣傳資料,在影評網站IndieWire當中,找美國資深影評Eric Kohn給的評論來看,而肯定亞瑞·阿斯特(Ari Aster)的首部劇情長片,足以值得進戲院目睹一番。

2. 人際關係描述 

撐住整體劇情發展,無疑在於片中人物在互動上,所展現的變化與情感。有意思的點在於,藉模型師安妮·葛拉罕(Annie Graham)的言行舉止,不但沒銳減可以觀察其他角色變化的時機,還在與別人互動時的橋段,更加深對安妮以外的人物,得到許多認知。

特別是發生在女兒查莉身上的大事,大大看得出,原先沒受母親去世而變太多的安妮,從中影響而來的心情起伏,轉變得相當強烈,又導致工作上的合作案,難以如期順利完成,甚至與兒子之間的互動,更容易產生彼此尷尬的問題。

3. 伏筆安排

在前面所出現的細節與伏筆,無疑引導觀眾,要好好地注意後面的發展。關於這方面的處理,《溫徹斯特鬼屋》可說是相當失敗的例子,且在快尾聲的重大轉折,明顯沒弄好影像畫面的詮釋,造成觀眾看得一頭霧水,而無法融入劇情。

《宿怨》確實花超過一半的篇幅,埋許多細節,卻沒如《溫徹斯特鬼屋》,運用得不得觀眾緣。當安妮察覺到事情不對勁時,透過人物、畫面和氛圍等,逐漸使用那些細節,進入令人振奮的高潮發展,並選擇直接明瞭的模式,以防有看不懂這事情會發展成這地步的毛病。

4. 氣氛營造

不論前面講得多麼良好,以恐怖驚悚片來講,最重要的還是畫面鋪成。私心認為,以這是新銳導演執導的角度,已經算是有心投入這塊的呈現。沒錯,劇情發展的節奏是緩慢的,反倒用運鏡與切換等技巧,打造出恐怖氛圍。真正得到我認同的點,毫無疑問就是用人類發出的聲音,作為恐怖環境營造的起點,這在同類型電影,不常出現,所以會感到新鮮,又有創意在。

配樂部分,最滿意的是,要面臨結局時,使用配樂堆疊出神秘感的過程。儘管,在那之前,眼前的畫面就算再怎麼恐怖又嚇人,只要聽到那部分的配樂,自然而然消退前面場景所促成的陰影;前提是要無視那過程中,所出現的震撼事物。

 

5. 演員表現

演技上,飾演模型師安妮的東妮·克莉蒂(Toni Collette),可說是相當大的亮點,以她在片中的任何表現,成功領導觀眾,融入在劇情發展上。另外,分別扮演安妮兒女的艾力克斯·沃爾夫(Alex Wolff,飾演彼得)與米莉·夏普洛(Milly Shapiro,飾演查莉),同樣有不凡的表現,尤其是後者,沒辜負她過去在百老匯舞台劇,所累積的經驗和實力,用神情和動作,塑造出能符合飾演角色的設定,讓人對她沒有任何狐疑。

 

可惜地,扮演安妮丈夫史蒂夫的蓋布瑞·拜恩(Gabriel Byrne),要是戲份能再多一點,就使得史蒂夫這名父親,有辦法刻劃出,跟安妮一樣,對家人有所在意與關心的一面。


電影爽度:8
故事劇情:8
氣氛營造:9
演技表現:9
題材鮮度:7

親情 恐怖片

留言
或您可以完整的文章回應 點此回文

電影相關文章


院線話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