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阿莫多瓦]的文章:


影音導讀|120秒評電影:   在今年坎城影展主競賽之列的《痛苦與榮耀》,不論在片名或是劇本故事發想,與其他競賽作品相比,都是一部格局不大又非常「私人」的電影作品。故事述說了創作者,不論是在何種領域、透過何種型式抒發情感,其實都是以自己的人生經歷做發想,說明了創作即是生活的態度、生活處處藝術的道理。 阿莫多瓦這位西班牙導演,依舊保持著他對於大膽用色的影像風格,聚焦細膩的人物側寫,並加入諸如批判人性、宗教、或是觸及有關LGBTQ等議題:《痛苦與榮耀》確實是一部讓人反省、啟發人心、發人省思的有趣作品。 故事從一位年邁的電影導演說起,由安東尼奧班德拉斯飾演的馬洛,有著曾經輝煌的過往,也有著非常多複雜又隱藏在心中的秘密。他會用電腦打成短篇故事,再用寫作劇本的方式用不同創作媒介呈現給大眾。這或許都是每位藝術創作者必經的過程:正如片名所述,沒有經歷痛苦的階段,何來甜美、榮耀的時刻呢? 比起過去阿莫多瓦早期的處理複雜的故事線,《痛苦與榮耀》用一種「今昔交錯」的方式,描述了男主角從小到大的成長歷程,卻又在電影最後結局來了一記回馬槍。其巧妙之處就在於,它雖是一則小型的個人自省作品,講...
《痛苦與榮耀》Pain and Glory | ★★★★ 創作從來都不是從零開始
XXY
痛苦與榮耀
2019-08-14 12:30:52
總評
8
「母親」在阿莫多瓦的片子裡扮演很重要的角色,〈玩美女人〉藉由母親的「復活」來喚起母親最原始的陰性力量打破父親壓迫的象徵。女兒寶拉殺了父親,母親蕾木妲為了自願處理屍體並扛罪;女兒蕾木妲遭父親強暴,母親伊列涅得知後殺了父親。這兩個例子都恰恰是母親為了保護女兒而摧毀了父親長期的迫害,父親缺席後,母親的力量卻撐起了所謂「不完整的家庭」,也說明了父親的角色對於家庭來說是無用甚至是累贅。這部片子有三對姊妹,一是蕾木妲與索蕾、二是寶拉阿姨和伊列涅、三是鮮少被提及的奧古斯汀娜與她的妹妹。伊列涅的「復活」讓蕾木妲與索蕾的感情更加緊密,也像骨牌效應似的讓蕾木妲做了更好的母親。相反的,奧古斯汀娜少了母親在姊妹中當調節劑,甚至在最後談到母親時與妹妹的關係降至冰點。伊列涅不只在姊姊寶拉臨終前反過來變成長姐的角色,也當了在奧古斯汀娜人生最後階段的母親,「復活」除了推動劇情以外,也象徵了母親的歸來安撫了所有人。另外,〈玩美女人〉中的女人雖然身為傳統的女性,但並不活在傳統的框架,反而靠著最原始母親的力量堅毅的活下去。    若要說〈玩美女人〉中的女人是「家庭主婦的逆襲」,〈高跟鞋〉裡的女人則是母親角色的反叛。〈高...
〈玩美女人〉、〈高跟鞋〉、〈我的母親〉中的母親形象
William Wang
玩美女人
2019-01-23 22:49:51
劇情
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