虛擬實境已經從虛幻飄渺的幻想成為實在的未來風潮。這可以從2014與2015年E3展看出一些端倪,2014年E3大展上,只有6家公司展示虛擬現實產品,來到2015年的E3大展,卻有27家公司展出他們的虛擬實境產品!此外,從Facebook斥資30億美元收購了OculusVR公司,就可以看出來,Facebook認為VR技術為繼智慧型手機之後的重要科技突破,如此這般的大動作,掀起了一股產業開發熱潮,HTC、Google、Sony、三星以及微軟等大公司也都投入戰場,在不久的將來,又有一項科幻變為現實。
虛擬什麼?又實境什麼?VIrtualReality最早需從「HMD」頭戴式顯示器說起,一開始只被運用在軍事科技,直到最近逐漸普遍於民間。最著名的科技產品前身,則是Google眼鏡,雖然市場失利未能創造巨大商機,但可以說是開始嘗試突破傳統視聽科技的一大動作。然而,這樣的技術還不能稱為虛擬實境,仍停留在顯示器的層面,將屏幕移植到眼睛前方,希望可以創造更多的視覺豐富感,但畫面仍然停留在前方,不能自行翻轉,營造全景的視觀享受。虛擬實境,有別於一般的顯示平台的地方在於,畫面會隨著觀影者的視角改變而轉動,就像是FPS第一人稱設計遊戲,我們移動滑鼠到天空,電腦畫面也會隨之移動。虛擬實境載具具有感應的功能(陀螺儀),可以針對穿戴人頭部的轉動做出回應,這次,我們轉向天空,就是看到天空,但不用再使用滑鼠,只要輕輕轉動頭部。虛擬實境,就是希望利用這樣的視覺享受,取代現實,營造出沉溺式的觀感享受。
技術限制
虛擬實境,非常近距離的觀看,容易使眼睛產生不適,也因此產生紗窗效應,容易看到畫面中的格點,這樣的限制還有賴於硬體設備的提升與普及。此外,陀螺儀在穿戴者的轉動時,會偵測角度並且上傳資料於主機,經過計算,做出回應,進而使畫面移動,這個過程所花費的時間,稱為延遲性,就像LAG一樣!然因為距離非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