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謝謝你,在世界的角落找到我》(下稱《謝謝你》)是一部很難寫介紹的電影,因為影片並沒有戲劇化的曲折故事線,全片圍繞女主角玲時而幸福時而艱困的生活打轉。然而幸福時幽默以對、艱困時百折不饒,玲用豐富的想像力與擅長繪畫的右手,繪出安穩的童年、突如其來的婚姻以及砲彈滿天飛的戰亂,勇敢面對人生… 以上我寫出這麼虛的介紹是想要告訴大家:本片監製真木太郎的呼籲是真的──「這是一部要進戲院看才知道他有多棒的電影」
《謝謝你》感動我的首先當然是女主角玲獨特的想像力與溫柔的繪筆。不論是少女時期被巨大怪人捕抓時與帥氣陌生少年相遇,或者與同村倔強少年一起把海浪畫成一隻隻小白兔,電影的前半段充滿此類溫馨的會心一笑,以致於當戰爭那無緣無故飛來的炸彈、不知所以然的物資管控以及隨之而來的物價上漲破壞這些微小幸福的時候,我們會如此的感傷。
關於二戰的日本電影甚至是動畫為數不少,就我看過印象比較深的(不能免俗的)還是高畑勳的《螢火蟲之墓》(1988)、宮崎駿的《風起》(2013)以及西久保瑞穗的《喬望尼之島》(2014)。以上這三部作品分別以不同的視角詮釋二戰時期不同階段的日本社會狀況。雖然都很發人深省,但獨獨欠缺了女性視角,某種程度來說也都巧妙的迴避了一些觀點。
我不會否認先前的幾部動畫電影所表達的反戰或和平理念,但《螢火蟲之墓》動畫版刪除了原著中哥哥最初引起為豪的軍國主義思想;《風起》試圖將零式艦上戰鬥機設計者堀越二郎與小說家堀辰雄這兩個完全不同的人結合成一個角色;《喬望尼之島》企圖以平民什麼都不懂的理由來模糊戰爭細節,以上種種都讓人在喜歡電影的同時留下一點問號。
而這問號,在《謝謝你,在世界的角落找到我》好像找到一點答案
(下文有雷)
女主角阿玲從廣島嫁到海軍重鎮吳市時,她的丈夫與公公都在海軍處擔任職員,這個時候太平洋戰爭爆發已經3~4年,但從他們的生活與對話中,感覺不出一絲不安的煙硝味,導演片渕須直在受訪時曾說:「戰爭不是短時期,而是一個很長的時期。在戰火下生活的人,不會整天都愁眉苦臉的。他們也會像普通人一樣吃飯,然後因一些瑣碎事情而開懷大笑。」
最重要的是,這個時候的阿玲或者日本許多角落的民眾對於戰爭到底是什麼根本毫無所悉,甚至會認為這是件光榮的偉大的事情。所以玲與外甥女前往軍港,朝聖由日本帝國海軍建造的史上最大戰艦大和號,這種行為在電影裡很正常並沒有什麼值得非議之處;童年玩伴、玩伴的哥哥以及玲自己的哥哥都放棄學業前往參軍也是必須的選擇。
戰爭後期,丈夫與公公必須從文員改當真正的軍人;因為米糧不足,必須去黑市採購天價食物以及自己想辦法摘野菜,以及軍警的高壓監視,阿鈴依然以開朗的笑容面對這一切,我想這就是戰火下一般市民的日常生活。
及至一天照三餐躲避空襲,失去親人以及重要的東西,故鄉被美國丟下原子彈,當玲再也笑不出來的時候,收音機裡傳來天皇廣播玉音:日本投降了。玲捶胸頓足恨道「不是當時說要戰鬥到最後一個人嗎,這裡還有五個人,我還有左手和兩隻腳!」竟是如此
過往日本關於二戰的電影多數都著眼於眼于刻畫人性悲劇,避開任何可能被解讀為歌頌戰鬥和捍衛軍國主義的劇情,所以我個人非常欣賞導演在影片中不怕被冠上好戰的帽子,豪不避諱的讓玲憤恨日本為什麼要投降。在聽到日本投降的這一刻,玲發現到目前為止為戰爭所作的一切犧牲--失去的故鄉、家人以及右手竟然是如此的一文不名(此時她是受害者),她還想繼續打到最後一刻(此時她加害者);玲的丈夫與公公都在軍港工作,就旁觀者的角度我們可以說他們也是站在加害者的那一隊;但戰爭讓他們生活困頓甚至失去親人,這一刻他們所有的妥協都像是一場笑話時他們又是受害者。戰爭讓一個小市民身不由己的同時是加害者也同時是受害者,還有比這個更荒謬的事情嗎?
我想《謝謝你》的故事會以主角夫妻收容廣島原爆孤兒為結局,並不是要告訴我們世界有愛多美好,而是要警醒世人:別忘了還有許多平凡人還在承受戰爭的罪孽與苦楚。玲(以及她的家人甚至是吳市與廣島市民)犧牲掉的一切並不是一文不名,戰爭讓她從幸福的夢醒過來,但她也帶著廣島小孤兒從核爆的惡夢中醒來。參與戰爭是沒有選擇的選擇,戰敗則像是醒了的夢,他們見證了時代,走過苦難以後還要繼續走。
故事劇情:8
氣氛營造:9
演技表現:8
題材鮮度: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