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 篇文章
「你是帶著懷疑來的,我怎麼解釋都沒用。」
哭聲

影評 淺談「戴托羅」黑色成人童話-「水底情深」

2018-01-31 13:08:37


有點批評、暴雷,但不妨可以看看的小推薦
《電影》水底情深
《上映時間》2017
《類型》黑色成人童話、愛情片
《產地》美國
《片長》123分鐘
《導演、編劇、監製、故事》吉勒摩戴托羅
《配樂》亞歷山大戴斯培
觀影閒聊:
(以下,先小小的題外話:)
這裡不提該電影在74屆威尼斯影展榮獲什麼獎、75屆金球獎又獲得什麼、第90屆奧斯卡被提名多少獎項,到底在影評時,是該一直提這些旁支,還是專注在講看完電影的想法呢?
 
如果觀影前,是因為它得了什麼獎,才選擇去看,那麼在還沒看,就已經有先入為主的想法,導致看完跟自己預期,有更好或落差的評價時,這樣的觀影又是否是政治正確的作法,還是淪為被媒體宣傳手法操弄,底下的觀眾呢?
(離題的廢話到此為止)
這位導演,大家可能聽名字很陌生,但我一講完,你一定會說:「原來是他喔!」,首先:不常看電影的人,可能也會知道「環太平洋」這部機甲大戰怪獸的爽片,沒錯!這部充分顯示導演他身為漫畫宅的代表,而在戴托羅的作品中,可以大量看到「成人童話」、「恐怖」這兩個元素混合其中,不只如此,最重要就是他本人對於怪獸的癡迷,從「羊男的迷宮」對於羅馬神話-半人半羊的農牧神、全身皮膚鬆弛,看守滿桌盛宴的無眼怪物瞳魔的設計,那精湛的藝術與化妝技巧,到「地獄怪客」的魚人亞伯(也有人說水底情深是地獄怪客的前傳,而且魚人還是同一位演員所飾演),一直到環太平洋的博士,近乎對怪獸的癡狂(個人覺得是導演對自己的投射),都不難看出,他對於怪獸多麼迷戀。
那麼這次水底情深,同樣有著強烈導演印記,如羊男迷宮般成人童話的氛圍,只是這次以「寂寞」、「愛」、「對話」為主軸,每個人物刻畫都很簡單,讓你一眼,就能知道角色性格,有著大男人主義,極度自大、鄙視階級下,隱藏自卑、壓抑情緒的保全主管,從小脖子有三道傷痕,損及聲帶,個性善良,但非常寂寞的女主角(也就是本片,可以形容成童話故事裡的公主),和女主的好朋友,因為攝影技術興起,而被淘汰的同志畫家..等,故事設定在1960年西方列強與蘇聯為首共產體系冷戰交鋒時期,而這時間正是資本主義(美國)與社會主義(蘇聯)長達半世紀意識形態衝突,「拒絕溝通、對話」的最佳例子,導演認為這部是關於「身處意見分歧,必須同心協力」的電影,從對於種族、階級、性向、陌生人事物歧視的時空下,女主是如此寂寞,在每天一層不變的生活,自己尋找樂趣(如片中歌舞劇般的踢踏舞),期待被人了解,同等對待(像正常人一樣看待),直到遇見軍方實驗對象魚人(不幸罹難的王子),雖然不會說話、物種不同,但卻能屏除成見,不帶任何立場去看待對方,也正諷刺著,人雖然說著相同語言,卻因為政治、各種立場的分歧,導致對話、溝通破裂,代溝無限延伸,造成多數人不接納特意族群,進而扼殺溝通這座橋樑。
 
必須說,
有點批評、暴雷,但不妨可以看看的小推薦
《電影》水底情深
《上映時間》2017
《類型》黑色成人童話、愛情片
《產地》美國
《片長》123分鐘
《導演、編劇、監製、故事》吉勒摩戴托羅
《配樂》亞歷山大戴斯培
觀影閒聊:
(以下,先小小的題外話:)
這裡不提該電影在74屆威尼斯影展榮獲什麼獎、75屆金球獎又獲得什麼、第90屆奧斯卡被提名多少獎項,到底在影評時,是該一直提這些旁支,還是專注在講看完電影的想法呢?
 
如果觀影前,是因為它得了什麼獎,才選擇去看,那麼在還沒看,就已經有先入為主的想法,導致看完跟自己預期,有更好或落差的評價時,這樣的觀影又是否是政治正確的作法,還是淪為被媒體宣傳手法操弄,底下的觀眾呢?
(離題的廢話到此為止)
這位導演,大家可能聽名字很陌生,但我一講完,你一定會說:「原來是他喔!」,首先:不常看電影的人,可能也會知道「環太平洋」這部機甲大戰怪獸的爽片,沒錯!這部充分顯示導演他身為漫畫宅的代表,而在戴托羅的作品中,可以大量看到「成人童話」、「恐怖」這兩個元素混合其中,不只如此,最重要就是他本人對於怪獸的癡迷,從「羊男的迷宮」對於羅馬神話-半人半羊的農牧神、全身皮膚鬆弛,看守滿桌盛宴的無眼怪物瞳魔的設計,那精湛的藝術與化妝技巧,到「地獄怪客」的魚人亞伯(也有人說水底情深是地獄怪客的前傳,而且魚人還是同一位演員所飾演),一直到環太平洋的博士,近乎對怪獸的癡狂(個人覺得是導演對自己的投射),都不難看出,他對於怪獸多麼迷戀。
那麼這次水底情深,同樣有著強烈導演印記,如羊男迷宮般成人童話的氛圍,只是這次以「寂寞」、「愛」、「對話」為主軸,每個人物刻畫都很簡單,讓你一眼,就能知道角色性格,有著大男人主義,極度自大、鄙視階級下,隱藏自卑、壓抑情緒的保全主管,從小脖子有三道傷痕,損及聲帶,個性善良,但非常寂寞的女主角(也就是本片,可以形容成童話故事裡的公主),和女主的好朋友,因為攝影技術興起,而被淘汰的同志畫家..等,故事設定在1960年西方列強與蘇聯為首共產體系冷戰交鋒時期,而這時間正是資本主義(美國)與社會主義(蘇聯)長達半世紀意識形態衝突,「拒絕溝通、對話」的最佳例子,導演認為這部是關於「身處意見分歧,必須同心協力」的電影,從對於種族、階級、性向、陌生人事物歧視的時空下,女主是如此寂寞,在每天一層不變的生活,自己尋找樂趣(如片中歌舞劇般的踢踏舞),期待被人了解,同等對待(像正常人一樣看待),直到遇見軍方實驗對象魚人(不幸罹難的王子),雖然不會說話、物種不同,但卻能屏除成見,不帶任何立場去看待對方,也正諷刺著,人雖然說著相同語言,卻因為政治、各種立場的分歧,導致對話、溝通破裂,代溝無限延伸,造成多數人不接納特意族群,進而扼殺溝通這座橋樑。
 
觀賞完整部,事後再回顧導演所描述那意境,讓我雖然能體會電影精神,卻無法從觀影中深刻感受,關於對話這方面的琢磨,我可以看到,寂寞這件事環繞在每個角色,也可以感受,一幕從浴室到彷彿整個城市都被水包覆,象徵愛就如水,沒有形狀,卻包圍著我們 ,為整片陰暗、潮濕的基調色彩,注入溫暖元素,強大的美術、搭配優美音樂,演員純熟演技,奇特人獸戀元素(讓我當下聯想起美女與野獸),最後開放式劇情,一隻腳穿著紅鞋,另一隻卻沈沒在水中,讓人不禁擔心女主是否像「羊男迷宮」,只存在於幻想。確實,看完是感覺不錯,但真有意義這麼深遠.......,我個人卻不這麼認為,有點到,可還是著重在成人童話的愛情上,為什麼說成人,不光是血腥部分,還有大方提及女性對於性慾的慾望,不像早期傳統對於女生刻板印象,矜持、沒有任何情慾般的聖人形象,這點我蠻讚賞的,裸露的拿捏大膽,也表現女性真實情緒,讓劇情有加分的效果(不像格雷露越多,劇情還是.......),不刻意遮掩,劇情後段,甚至出現反差,也不會讓人出戲,反而更能體會女主心境,演技讓人賞心悅目,可是就如剛剛我提起,你要深刻感受到對話這主旨,恐怕只存在精神、意念之間,所謂引人入勝的電影,應該是雖然整部對話不多,卻能從劇情、演技中完整帶出該片中心思想,或是在單一空間,利用大量精準對白、劇情鋪成,去呈現複雜人物關係、電影精神,在本片水底情深,整體美術、演技、音樂、劇情到位,卻沒能達到這樣高度,稍嫌可惜了點,但還是值得去看看囉!
完整部,事後再回顧導演所描述那意境,讓我雖然能體會電影精神,卻無法從觀影中深刻感受,關於對話這方面的琢磨,我可以看到,寂寞這件事環繞在每個角色,也可以感受,一幕從浴室到彷彿整個城市都被水包覆,象徵愛就如水,沒有形狀,卻包圍著我們 ,為整片陰暗、潮濕的基調色彩,注入溫暖元素,強大的美術、搭配優美音樂,演員純熟演技,奇特人獸戀元素(讓我當下聯想起美女與野獸),最後開放式劇情,一隻腳穿著紅鞋,另一隻卻沈沒在水中,讓人不禁擔心女主是否像「羊男迷宮」,只存在於幻想。確實,看完是感覺不錯,但真有意義這麼深遠.......,我個人卻不這麼認為,有點到,可還是著重在成人童話的愛情上,為什麼說成人,不光是血腥部分,還有大方提及女性對於性慾的慾望,不像早期傳統對於女生刻板印象,矜持、沒有任何情慾般的聖人形象,這點我蠻讚賞的,裸露的拿捏大膽,也表現女性真實情緒,讓劇情有加分的效果(不像格雷露越多,劇情還是.......),不刻意遮掩,劇情後段,甚至出現反差,也不會讓人出戲,反而更能體會女主心境,演技讓人賞心悅目,可是就如剛剛我提起,你要深刻感受到對話這主旨,恐怕只存在精神、意念之間,所謂引人入勝的電影,應該是雖然整部對話不多,卻能從劇情、演技中完整帶出該片中心思想,或是在單一空間,利用大量精準對白、劇情鋪成,去呈現複雜人物關係、電影精神,在本片水底情深,整體美術、演技、音樂、劇情到位,卻沒能達到這樣高度,稍嫌可惜了點,但還是值得去看看囉!


電影爽度:6
故事劇情:8
氣氛營造:8
演技表現:9
題材鮮度:7

成人童話 愛情片 戴托羅

留言
或您可以完整的文章回應 點此回文

電影相關文章


院線話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