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7 篇文章

藍光BD碟評 《黑鷹計劃》

2018-03-14 14:57:01


發行片商:新力索尼
台灣代理:巨圖
導演:雷歷史考特
螢幕比例:2.40(MPEG-2/50G)
片長:144分鐘
音效:英PCM 5.1/英、法DD 5.1
字幕:國/英/法/韓/葡/泰/西
級別:限制級
上市日期:2007.03

關於劇情
導演雷歷史考特為了忠於10多年前的真實事件之呈現,不想刻意將這部電影拍成商業過度的戰爭動作片,在這部片的劇情張力上顯的稍感薄弱一些,以逼真的戰爭場面與事件過程重建,來讓觀眾瞭解當時事件的緣由及經過,對與錯由觀眾自己來感受,從電影的畫面來看,整部作品將戰爭現場的氣氛專注的表現出來,索馬利亞民眾的反應與行動,讓人看了的確能感受到美國士兵在當地所承受的武力圍剿以及壓力,在影像剪輯以及場景編排上,都有著導演一定的影像製造功力存在著,儘管不少人還是比較懷念他過去早期的作品,如《異形》以及《銀翼殺手》等。

《黑鷹計劃》雖然有著動作片迷愛看的戰爭場面,不過電影本身背後卻沒有太多且明顯的政治立場,或許是和導演本身是英國人以及年紀有關的緣故,並不會一股腦的在其導演作品中注入一堆美式情操的意識主張,在片中所表現的,只是比較單純的部隊士兵信念以及同袍之情,以及政府高層之間的決策是否正確問題,至於戰爭本身原本就是殘酷的一件事,行為與方式雖然是錯誤的,但沒有一方是所謂的正義或是邪惡,參與戰爭的人都只是戰爭下的犧牲品而已。

本片所呈現的影像背後,給人的印象與感受是頗為強烈的,不只是一場於1993年十月間,讓美軍惡夢連連的混亂戰役,也表現出每個士官兵所真正關心與相信的理念,不是如何成為戰爭的勝利者,而是在戰爭時與隊友的互相支援扶持,以及絕不遺棄每一個陷入困境的同袍。

當然,這部電影從製作人到選定的眾多演員陣容等,都是完全一部商業電影取向的規劃設計,在導演雷歷史考特盡量的於簡單的劇情中,期望能從演員角色之間的互動下,讓觀眾體會到士兵在遭遇戰爭時所面臨到的思緒,現今聰明的導演及編劇,已經不會一股腦的在電影中宣揚發動戰爭的對錯問題。而描寫戰爭時的駁火動作影像,老實說,就是這部商業電影的主要賣點,單純的完全以戲劇方式探討戰爭中的人性,普羅大眾也不容易能夠坐的住看完整部片,太多誇張的動作設計與砲火展示,又少不了的被一些曲高和寡的影評家罵到臭頭,《黑鷹計劃》的整體表現在動、靜之間的平衡度取捨下,雖然並不算十分搶眼,但把它歸類在「商業片」範疇之內,卻是一部相當不錯的戰爭作品。

關於畫質
這部BD版高畫質影像,SONY影業採用MPEG2格式壓縮,光碟則是50G容量。以1080格式的高畫質影片來說,經常拿來和480格式的SD DVD相比,其實也不盡然公平,但是這部片子SONY影業過去曾經發行過DVD格式的SUPERBIT版本,該版本的畫質當時讓洋蔥個人頗為驚豔,然而BD版本就缺少了當初觀看SUPERBIT版時的「第一時間亮眼感」,特別是在看過畫質令洋蔥讚嘆不已的《神鬼奇航》系列一、二集BD之後。

《黑鷹計劃》當初的SUPERBIT版本,影像最顯眼的特殊之處,除了把480可以顯示出來的線條細節,算是操到極限的範疇之外,就是其影像黑階相當的漂亮、濃烈。BD版本在高畫質的基本體質下,影像的清晰度並不算有啥不足之處,既使不是那種生硬又鮮銳的細節描繪呈現,卻表現出菲林膠捲質感的解像特質,SUPERBIT版高空鳥瞰數量眾多群眾的細小影像,於SD DVD格式領域中,儘管已經相當出類拔萃,卻也難以呈現出如BD版那般,細小中還可交代出每個群眾影像邊緣的俐落感,在整個畫面上看起來,眼睛完全不需費力去仔細端詳每一個群眾影像,就可以感受到數量繁多的影像結構,相當完整的把該有的細節給一一列出。

這部BD的銳利度顯現,在比較銳利鮮明的部分,多半出現在近距離演員臉部特寫影像上,雖然這類鏡頭影像的解析度,對480格式SD DVD並不是件難事,不過BD版的高畫質解析,卻把演員臉部細節解構的十分明晰清楚,已經到了比平常觀看他人臉部實景還要清楚的地步,舉凡臉上的汗珠與污垢塵漬,大特寫畫面上均一覽無遺。而背景中的一些景物、電線桿、電纜線等,在透視線下,個別分層逐次的清晰度差異也清楚可見,再與其他畫質表現優異的BD影片相比,如《神鬼奇航》系列以及《不可能的任務3》,既使本片的銳利度調子輕微的軟了一點,卻也重現出比SD DVD版更具有優勢的菲林膠捲影像質感,在SUPERBIT版中難能讓洋蔥發覺的刻意影像感光顆粒,這裡都會忠實的再生出現,不過卻也看到了MPEG-2影像壓縮格式有時候在細節上的提供,讓不少朋友於細緻度上的表現,有所保留的原因。

在國外討論區中,有部分國外朋友討論本片影像質感,表示並不是非常喜歡本片BD版的黑階調性,洋蔥自己倒是對本片黑階層級沒有太多的投訴,反而認為這片的黑階層次比SUPERBIT版更加的豐富、多層,黑鷹直昇機外觀的黑與「泡咖啡士兵」(依旺麥奎格)臉上的黑,就有不同質感的優異表現, 片尾夜景的黑則是遷就到對比與亮度所能提供的影像可見度,就算不是黑到如伸手不見五指的無底深淵,對比的調子也不會如SUPERBIT版那般過度強烈,缺乏亮與黑中間的漸層轉折。

另外,本片則是洋蔥第一次觀看擁有中文國語字幕的BD影片,標楷體的字幕大小適中,影像結實如同戲院裡所播放的DLP數位版字幕,在過去SD DVD影像中,洋蔥個人認為有兩大影像瑕疵因素,破壞家庭劇院影像模擬電影院的效果,其一就是影像邊緣過強症狀,其二即是邊緣如狗啃的中文字幕,現在,於BD高畫質影片中,這兩項缺失基本上已經不再是影像問題。

關於音效
已經擁有LPCM多聲道解碼擴大機的朋友,觀看此片時音效的優先選擇,當然是LPCM 5.1(無壓縮)聲道,因為本片的英語DD 5.1聲道雖然是640Kbps傳輸率的格式,但是給洋蔥的驚喜卻是低過於失望。

早先只要聽過SD DVD SUPERBIT版的DTS音效,就應該對於片中所呈現的爆破力道、槍枝擊發以及眾多低頻等表現印象深刻,然而BD版的DD 5.1聲道,或許是因為640Kbps傳輸率的格式關係,卻表現出比過去SD DVD基本DD 5.1聲道還要寬廣的音域,尤其是在左、右兩邊聲音的寬廣度,更是本片音效中最具優勢的聲音演出之一。

原本洋蔥以為640Kbps傳輸率的DD 5.1聲道,聲音電平會大於平常觀看SD DVD所習慣的音量,結果這裡卻覺得聲音有些軟弱放不開,一直調到比SD DVD所習慣還高的音量,才比較能感受到聲音的結實感,不過除了感受到整個環繞的聲音範圍比過去寬廣,聲音的纖細度也多出婉約的層次感,然而戰爭火力射擊的強悍度,洋蔥卻是比較屬意SUPERBIT版裡的DTS聲調。於是在好一陣子並不覺得本片DD 5.1(640Kbps)可以完全滿足個人在本片於聽覺的需求下,忍不住的調到PCM 5.1聲道來「試聽」一下,於同一段美軍進行城市巷戰片段中反覆聆聽兩種音軌的差異,既使無法正確、完整的解碼LPCM多聲道,模擬出來的環繞效果音質,輕易的就優於DD 5.1 (640Kbps)以及SUPERBIT的DTS(768Kbps)。

原本DD 5.1(640Kbps)如同女性婉約且細緻的歌唱聲樂,讓PCM 5.1呈現出好比中氣十足的男高音澎派氣勢,特殊音效的硬度與奔放程度,和DD 5.1聲道相比,猶如猛虎出閘,RPG火箭彈的移動方向感以及落點爆破,都不會像DD 5.1所表現的低頻那樣有著宛如掐住喉嚨的約束感,雖然目前只能以「猜測」的形式來理解本片LPCM 5.1聲道的音質與環繞表現,但無疑的絕對會是擁有LPCM多聲道解碼擴大機朋友觀看本片的首選,同時有很大的機會,可以成為LPCM 5.1音效格式中,一部可以擔任音效示範佳作的作品。

關於特別收錄
◼︎小說原作與編劇聯合講評音軌

◼︎製作人傑瑞布洛克海默與導演雷歷史考特講評音軌

◼︎93年美國特種部隊退役軍人講評音軌

◼︎Getting It Right
從導演雷利史考特、製片人傑瑞布洛克海默,以及編劇加上原著小說作者談到當年在CNN電視報導中看到索馬利亞人民抬著黑鷹駕駛員屍體,在公眾大街上喧囂張揚的驚人畫面談起,原著小說作者首先談到他之所以寫這本小說的原因,以及剛開始《黑鷹計劃》只是一個於網路上公開連載的故事,才剛決定要集結成書發行,尚未上市銷售之前就被製作人:傑瑞布洛克海默給盯上,將其版權買下準備拍成電影。

這段收錄主要由上述這些人談到如何將這部電影拍的忠於整個事件的發生情形,以及讓美國民眾清楚的知道當年美國子弟兵在索馬利亞的這場戰役中,如何的為國捐軀,因此製作人傑瑞布洛克海默邀請從未編寫過劇本的原著小說作者,著手進行初稿的劇本編寫,然後再由專業的編劇家編寫成完整的劇本,許多片中的對白,都是保留自原著作者的筆下。(片長23分鐘)

◼︎Crash Course
本段介紹應該是軍事迷最喜歡看的一段收錄,內容為片中一干演員如同《珍珠港》、《搶救雷恩大兵》的演員一般,進入軍營接受拍片前的軍事訓練。

按照劇情中的兵種;黑鷹直昇機駕駛員、三角洲部隊以及遊騎兵部隊等,演員們分別接受這三個部隊營區的訓練,就像新兵入伍一樣,從第一天開始,飾演遊騎兵部隊的演員進入營區,每個人都剪了個印地安莫哈克戰士小平頭髮型,然後接受各項包括體能訓練以及射擊姿勢、交叉掩護行進等軍事動作,負責訓練這批演員的軍官表示,讓他們這些演員學習正確的動作,除了能夠真正將部隊的專業表現出來之外,同時在拍攝時也比較容易進行的順利,因為軍事顧問不需還要在現場指導他們做出正確的動作,事實上這些正牌的陸戰隊員表示,他們並不在意些演員是否能將射擊姿勢做的正確,但要確定的是,演員們都能清楚的瞭解陸戰隊員們的信念與宗旨。

另外在片中飾演生還被俘的黑鷹駕駛演員,也見到了他所要扮演的當時生還駕駛員,同時和其他工作人員一起聽取他對於當時情況的簡報,其他演員也都和當時生還歸來的士兵,有的還在服役,有的已經退伍,和他們談論當時的情境與感受。(片長30分鐘)

◼︎Battlefield: Morocco
這段便是電影製作小組在摩洛哥當地的拍片情形花絮,製作小組選擇在摩洛哥拍攝,因為摩洛哥地處北非,一些景物建築和索馬利亞頗為相似之外,他們也在當地找到了一個廢棄的社區,將其佈置成摩迦迪休的市區景象,當佈置完成之時,當年參與戰役的軍官顧問,看了都嘖嘖稱奇,重建當年景象的逼真程度都讓他們感到訝異,此外影片穿插演員們的訪談感想,和電影劇情比較起來,花絮內容要輕鬆幽默一些。(片長30分鐘)

◼︎Hymn To The Fallen
再來談到的就是本片的背景配樂工程,主要的訪談對象即為漢斯季默,相較於《神鬼戰士》的雄壯主旋律配樂,《黑鷹計劃》的主旋律採用小提琴獨奏的方式表現,同時在其他的電影段落裡搭配民族味濃厚的樂器與歌聲,類似的曲調以及樂器風格,在《神鬼戰士》、《紅色警戒》以及這部《黑鷹計劃》中都出現過,卻都呈現出不同的風味。(片長18分鐘)

◼︎Digital Warriors
這個就是洋蔥最喜歡看的特效製作過程,介紹《黑鷹計劃》中使用CG特效的畫面,在正片電影中洋蔥倒是看不出來裡頭用了那麼多的CG繪圖效果,除了直昇機的墜機畫面,採用了實體機身吊鋼絲墜毀之外,還加上模型所引起的螺旋槳橫掃沙塵的影像,然後再加上CG的直昇機以及機內的數位士兵影像,此外包括一些子彈射擊地面以及牆壁等爆破影像,也都有CG繪圖的輔助,片頭開場一大堆地面數以千計的索馬利亞民眾,也都是CG人物影像。(片長23分鐘)

◼︎After Action Report
最後是由演職員以及當時參戰的士官兵談論當年《黑鷹計劃》的功過與感想,屬於比較歌頌的一段介紹,主要還是希望美國民眾不要忘記這些士兵在海外為國奉獻的行動,戰爭與否都不是他們所能決定的,一旦加入部隊所能做到的基本就是服從,上面命令下達之後,就僅能盡全力的去達成,同時與同袍在戰爭時互相扶持,期盼每個執行軍事任務的士兵們,都能安全歸來。(片長24分鐘)

附註:以上BD版收錄大約只收錄SUPERBIT DVD四碟版中DISC 2的一半內容(刪除片段、加長片段、分鏡圖等都沒有收錄到),加上DISC 3的收錄則是整個沒有收進來(DISC 4是電影原聲帶),BD版則是多了SUPERBIT版裡所沒有三段講評音軌。

 

洋蔥主觀評分
劇情75
畫質95
音效95
配樂80
娛樂85

平均分數86

 





留言
或您可以完整的文章回應 點此回文

電影相關文章


院線話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