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27 篇文章

影評 【鬼嫁娘 The Bride】哥德式恐怖的新經典?

2018-08-01 23:01:44


片中的鬼嫁儀式我覺得也可以延伸為「共產主義」,明明是中產階級的末段班為了擴張自己的權力而選擇了用少量農奴階層做為犧牲品,但這種行為其實也是靠著其他農奴階層的幫助才能實現,最後喚來的幽魂百年後依然在這塊土地上縈繞不去........


預告片故意讓我對本片有種完全走偏了的印象!

這不是那種老掉牙八股的「邪靈」和「鬼屋」題材結合的電影,所以才剛新婚的女主角在古宅中看到的鬼影回頭時顯現的是(故事想要暗示給觀眾的)她內心對婚姻的不安,而不是廉價的驚嚇,因為這部電影是走最傳統古典的哥德式恐怖:人的貪婪與執著(和那些被這兩個元素寄生並扭曲的情感與思維)才是最恐怖的東西。

鬼之所以可怕,就是因為他們象徵著這些情感。在鬼身上,愛可能不是愛,是種陰魂不散的糾殘,反過來說,人的愛也可能不是愛,會讓人死了也不能安息。

但在這些歌德式恐怖故事中,很多看起來似乎正常、或怪異的事情很明顯的就擺在那裡,我們必須跟著主角的腳步去一步一步經歷、一步一步揭開,最後才能看清我們原本看不見的真正扭曲是什麼,而不是單純的等著看清楚躲在黑影中的妖魔鬼怪邪靈長什麼樣,──這正是本片最高明的地方,電影一開頭就告訴我們:留在古宅裡的並不是惡靈,而是人的惡意(但被包裝了一層厚厚的愛),而我們不知道那東西在百年之後會扭曲變形成什麼樣。


哥德式恐怖題材在這裡年的好萊塢先後被提姆波頓跟吉姆戴托羅給玩到壞玩到爛,電影人物的情感或面對謎團時的掙扎往往毫無深度張力,電影的重點只剩下看「美術設計」或「視覺特效」。

但本片不是出自好萊塢,而是俄國,所以片頭可以很明顯地感覺到在跟【科學怪人】這類同樣是哥德式恐怖、也結合了多種類型的創作致敬,除此以外整體美術表現很「樸素」,還有攝影、剪接、整體節奏......就連演員表現手法都跟好萊塢不一樣,所以他們對人物的形象表現的預設還有故事的脈絡發展方式都跟好萊塢走完全不同的體系。(或是因為他們走不同體系,所以演員才會有不同表現手法?)

例如......「祖父」不走俊美、或醜陋兇惡路線,只是個單純的氣質陰鬱鄉紳;女主角對愛情的憧憬讓人完全無法察覺她是個大學生,反而像是個每晚都還需要母親說童話安撫入睡的小女孩;現代科技(例如手機訊號或現代化廚具)藉由資本主義加持下的傳播其實就跟吹過樹頂枝枒的狂風一樣,看似橫掃四方大地,但這些深植在當地的邪惡根本不受驚擾影響,依舊安穩的潛伏在那裡。


不過繼續思考下去,會發現本片在恐怖故事發展的同時,也展現了一個(疑似)在都會長大、個性溫順的女性要在新婚期融入夫家的鄉下生活之困難。價值觀看似相同,但習慣與成長方式竟然可以差距如此大,大男人的行為和想要強迫妻子遠離/融入家族的行為竟然是異常的相似,(遠離?融入?兩者都可能會造成傷害。)

習慣好萊塢那種「其實都以左派思維為主」的劇本後來看本片,如果能夠放掉成見,會更增加不少樂趣。

 

原文在此


電影爽度:4
故事劇情:10
氣氛營造:9
演技表現:9
題材鮮度:9



留言
或您可以完整的文章回應 點此回文

電影相關文章


院線話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