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1 篇文章
我所追求的純粹只是任性。完全的任性 例如說我現在向你說我想吃草莓蛋糕,於是你把一切都放下來跑去買 並且呼呼地喘著氣回來說:「 嗨! 你的草莓蛋糕來囉,」並遞過來 於是我說:「 嗯,我已經不想吃這個了,」而把它從窗子往外一扔丟掉。 我所追求的是這樣的東西
挪威的森林

影評 【波希米亞狂想曲】 : 偉大的弗萊迪墨裘瑞

2018-11-03 23:56:54


我到現在才知道lady gaga中gaga這個字,是來自於皇后合唱團Radio gaga一曲所影響。還有電影《大都會》的電影原聲帶,也是皇后合唱團做的。

這部電影與其說是《波西米亞狂想曲》,應該比較像是弗萊迪墨裘瑞的個人傳記,整部電影沒有一段是把波西米亞狂想曲徹頭徹尾的唱完,但反而弗萊迪墨裘瑞風霜的一生,使這部電影更有舉足輕重的價值。

但做為一個傳記電影,在這個重口味的影迷時代,可能只能算差強人意,但是個人傳記電影加上皇后合唱團的歌曲,是一部好看的音樂類型傳記電影。

 

用命在唱命

我想就算不懂皇后合唱團的影迷,也會被弗萊迪墨裘瑞最後在「拯救生命」演唱會給逼到掉淚。

看著弗萊迪墨裘瑞燃燒到生命最後一刻,都要把歌唱好。與其說是重視音樂,我覺得更像是重視自己的人生。知道自己的人生也就這樣子就要結束了,那最後一場一定要唱出弦外之音的衝勁。

很看得起自己,非常看得起自己。華人社會最缺乏的特質,就是非常非常看得起自己,並什麼都實話實說的特質,不怕得罪別人,自己想法有第一時間被表達出來最重要。

不知道為什麼? 在我每天都在懷疑人生,但墨裘瑞他似乎沒有懷疑過自己的人生過,有時候蠻羨慕那種對自己人生充滿了篤定的人,也羨慕他那種,完全不在乎別人看法,自己感覺最重要的這種特質。他真的跟一個巨星誕生裡的傑克差好多喔~~~ 這種人永遠離憂鬱很遠,而且他還是個會勇於認錯的人,而不是剛愎自用到尾。

同樣面臨人生難題,《一個巨星的誕生》使人憂鬱、而《波希米亞狂想曲》卻給人正能量

當我看完一個巨星的誕生的時候,我整個心情是悲傷的,但是看完波希米亞狂想曲我整個人很勵志。兩個故事都是講音樂人的死亡,一個巨星的誕生是充滿了憂鬱,而波西米亞狂想曲是充滿了正面能量。

一個只是12音階中的12音符重新不斷排列組合的悲涼詮釋,另一個則是配合歌劇、配合10種不同和弦、亂配、亂彈、亂加什麼Galileo! Galileo! 歌詞進去,都要唱出音樂之外的弦外之音。

我很私心的認為波希米亞狂想曲比一個巨星誕生還好看,剛好對應憂鬱這一塊議題。一個誕生裡的傑克好手好腳卻憂鬱到想去自殺,而墨裘瑞是得了愛滋病是真的要死了,但不選擇憂鬱,而是到「拯救生命」演唱會,讓那些非洲難民聽到他的聲音,並在吹鼓大家一起對抗愛滋,勸告大家不要像他一樣是受害者。

我不曉得真正的墨裘瑞是怎樣? 但電影裡的他真得好勵志。

怎麼感覺我這篇心得蠻跳痛的,可能真的被波希米亞狂想曲給影響,那種不管任何邏輯只管感受的感覺。

 

拯救生命演唱會現場

 

波希米亞狂想曲(Bohemian Rhapsody)

i want to break free

we will rock you

somebody to love

we are the champions

radio ga ga

killer Queen

Don't stop me now

 

 

我的粉絲專頁 : 無的存在空間

 


電影爽度:8
故事劇情:9
氣氛營造:9
演技表現:8
題材鮮度:7



留言
或您可以完整的文章回應 點此回文

電影相關文章


院線話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