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 篇文章
What can i do for you?
Godfather

影評 《紙之月》-“幸福”的幻象

2015-06-02 12:59:33


 

“你很自信,以為那時人類就會終止有意的錯誤,決不至用他的意志違背他的正當利益。這還不止;你還說,科學本身會教導人類(雖然在我的想法裡,這種教導根本就是浪費):它實際上從來沒有什麼意志或自由,他只不過是鋼琴鍵或風琴栓一類的東西......。”

~杜斯妥也夫思基《地下室手記》

 

崩解的經濟幸福

 

金錢,在資本主義掛帥的現代,向來被人當作通往幸福生活不可或缺的入場卷。而當一個國家進入經濟榮景時,總讓身在其中的人們認為這樣的好時光可以一直持續下去。人們從任何地方揮霍大把的金錢,肆意地購買無用之物,不停地消費甚至浪費,只因認為這就是資本下所認定的幸福。很多國家都經歷過這種時刻,不論是台灣當年的經濟奇蹟,或是當代中國的高速成長,日本也經歷過,那名為“泡沫經濟”的時代。

 

從1970年代起,由於普遍信奉土地神話(土地不會貶值)跟低利率等眾多因素影響,漸漸帶起日本國內的投機熱潮,其中有大部分的熱錢流入股票交易和土地交易,加速了交易的量與價,但那時一切仍未失控。直到1985年歐美列強通過廣場協議,透過介入匯兌市場令日幣升值,提升了日幣的購買力也,更加強化了日本國內的投機熱潮,使日本一步步走向泡沫經濟的開端。

 

而本部片的背景設定是1994年,那是泡沫經濟結束不久、經濟大幅衰退的時代。原先對未來信心滿滿地以為榮景將持續的公司與個人,一個接著一個的倒下、破產或被銀行查封,人們也在這虛假的經濟幸福破滅的時代努力求生。市場景氣影響日本國內所有的人與組織,而主角工作的銀行也不得將大額交易為主的業務,紛紛轉為個體小額存款為主要目標。這段經濟崩解的時間令日本產生不少相關的作品,深入的反思經濟高度起飛的時刻,人們的幸福是真正的幸福嗎?

 

『只有經濟學家跟瘋子會相信經濟會一直成長,直到永遠。』

 

其實人們在心底都隱約知道這種飛升的好日子不可能一直持續、明知經濟總有一天會面臨衰退、而我們手邊的一切都將成為昨日黃花。但明擺在眼前大把大把的鈔票、左擁右抱無盡的玩樂嬉鬧,讓人放棄面對必然的危機,只想而沉浸其中。

 

『說的是時代,也是本部電影。』

 

雖是泡沫經濟崩潰後的日子,但女主角的家庭並沒有受到經濟不景氣帶來太大的損失。她的先生反而還搭上另一波企業西進、移往中國的熱潮使家中經濟有所提升。那女主角身上到底發生了什麼事,導致最後演變成挪用公款的情形,這一切又是如何造成的呢?

 

 

枯燥的家庭幸福

 

對於傳統的女性而言,結婚、生子似乎是再自然不過的幸福,而在當代日本也有許多女性將步入禮堂,在家相夫教子、建構一個新家庭視為人生最重要的事。

當然每個人追求幸福的方式都不一樣,也沒有什麼好不好的選擇、只有適不適合。女主角也如同大多數人走入了婚姻,可惜沒有孩子、生活也逐漸枯燥乏味,面對不解人意的先生,自己的所作所為似乎是可有可無的存在。

這也是許多日本傑出的創作根源,進入家庭生活中,卻一再被生活所磨耗的女性們,在沒有孩子相伴的情況,越來越難接受日復一日、單調乏味的生活。於是女主角選擇踏出家庭出外工作,幸運如她居然剛好的很適合這份工作,甚至由此遇到之後的外遇對象,透過工作與外遇建立起成就與滿足其激情。

 

所謂的傳統家庭價值,是在社會快速變遷的現代,不得不一再面對的問題,不論是從教養到溝通、單親到同性之間,層出不求的變化一再出現。改變來的急速且猛烈,讓人措手不及,彷彿一張開眼就是另一個世界,當然,之所以會如此令人措手不及絕大多數的原因,來自並沒有細心聆聽這些一點點的裂痕聲。

並不是指男方不好,而是雙方不適合,這也是多數家庭問題。但這些裂痕卻讓女主角在因緣際會下,得以逃出家庭的束縛與責任,追尋自己的自由。

 

 

罪惡的自由幸福

 

為「追求幸福」可以付出多大的代價,在觀影的同時,也思考日本社會對其成員的嚴格規範,在現代生活中造成人們許多無形壓力,令其只能透過其他方式追求屬於自身的幸福。

是的,在日本這個社會中有許多光怪陸離的事發生,但這些產物並不止於日本這文化氛圍,跟日本鄰近的台灣也曾多次發生類似的事件。社會對於個體的壓力與限制,雖然隨著不同的文化而有一定的改變。

但對亞洲社會而言,團體的利益仍遠比個人的幸福來得重要,雖然隨著西方文化的逐漸深化,現代社會都這點已經有相當的鬆動。但故事發生的設定是在1994年。憑心而論,女主角並不是個攻於心計、冷酷縱慾的壞人,她只是個平凡無奇懷抱著小小的夢想,想追尋自己的幸福與成就感,但一次的遊走邊緣之間,無形中決定了最後終將走向了大錯的深淵。

 

如果代入馬斯洛的需求金字塔理論,那女主角無疑是位勇於追求自身成就感的人,在人的生存需求得到滿足的同時(有份穩定的工作與算小康的家境),不由得想進一步追求自己在精神上的滿足,不論是對愛的渴望或自身存在的價值與成就,但這樣的追求卻是建立在犧牲了許多人的情況下。

 

其實關於這類的新聞事件可說層出不窮,台灣之前也曾發生過公司女會計挪用公款買豪宅的新聞事件。不論是在日本、台灣或是其他國家都曾多次發生類似的事件,當相關事件出現在新聞報導時,人們對這麼事件最大的疑問並不是「為何這麼做」畢竟理由千百種,每個人都有自己的說法,而是在於「為什麼做了,卻不趕快離開呢?」。如果這是一部純粹以犯罪為主題的片子,故事可能就結束在女主角將錢挪走的那瞬間。

 

但它不是,與其說它是一部講述犯罪的電影,還不如說它是在描寫人為何會犯罪的作品。類似的題材在日本也許多的作家、編導製作成傑出的成品,如大名鼎鼎的宮部美幸與桐野夏生,都是當代描寫其女性心理那千迴百轉、複雜心緒的佼佼者,而本電影的原著是由日本文壇三大女作家之一的角田光代所寫成,對於其主要角色的轉折改變之細膩描寫得也可謂相當成功。

紙之月,在本片中是做為象徵物的存在,透過象徵某種物件而隱喻著虛假的幸福,但即使是虛假的幸福也是如此的美麗、令人無法將視線移開。

 

如此「自由」的幸福,是否該是人們追求的目標呢?在日本許多寫實作家的筆下,奮不顧身追求自己所謂幸福的人,多半如此的耀眼而深具魅力。她們算是「惡」嗎?即使一心追求的是他人的幸福,而忽視其規範與界線,如此的「善意」是不是一條通往地獄的道路呢?而在這善意的地獄中高掛著「紙之月」。

 

 

 

適合觀影者

 

這部片雖然有裸露與床戲,但所佔的比例都不重,如果是為了看宮澤理惠的床戲而看,可能會有點失望。但其中演員們的表現都相當的精湛,其中大島優子活靈活現的演出該角色,令人覺得她的確朝演員之路邁進中。總歸,如果是對其相關事件犯罪者的心理轉折或單純想觀賞精湛演技的人,該片都是不錯的選擇。

 

 

 

 

附註:而電影是改編至同名小說,該小說在2014年時改拍為日劇。而不同於小說或電視劇主題迴繞著女主角身邊的人,在事件發生後受其影響的人生發展,電影將主要的篇幅著重在描寫女主角在事件當下的的心境、深度的刻畫女主角在情緒與思維上的轉變。

 

個人部落格連結: Game&World-四三日之間

個人粉絲頁連結: 從遊戲看世界

 


電影爽度:6
故事劇情:4
氣氛營造:3
演技表現:9
題材鮮度:1

宮澤理惠 大島優子 紙之月 外遇 幸福

留言
或您可以完整的文章回應 點此回文

電影相關文章


院線話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