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個字:曙光。
等了那麼久,終於在魏德聖、紐承澤之後,有了一部非這兩人所拍卻令人信心滿懷的國片。筆者開頭的這句話極富引戰意味,但後面會詳細說明此見何來。後海角時代裡,紐承澤的《艋舺》是第二棒,後續在品質與票房間能取得高分平衡的作品,也是魏德聖的《賽德克‧巴萊》、《KANO》以及紐承澤的《愛》與《軍中樂園》。或許你會提起九把刀的《那些年,我們一起追的女孩》,儘管當年的確創造了驚人的票房,但他後來監製兼編劇的《等一個人咖啡》便打回原形,全亞洲2億的票房和《那》片當初光是台灣就有4億票房相比,遜色許多。
況且,《那些年,我們一起追的女孩》以及《等一個人咖啡》的票房之所以能較其他國片亮眼,多半建立在九把刀原著小說讀者的愛戴,甚至《等》片也受《那》片餘溫照應。
簡而言之,影片實際的品質遠遠不是票房紅盤的主因,因為這兩部作品實際上都凸顯了九把刀在小說改編成劇本的轉換上,過度自我感覺良好的問題。而《我的少女時代》,就是上述這兩部片的最佳模範片。
如果有人想提豬哥亮主演過的《雞排英雄》、《大尾鱸鰻》,或是也有破億的《陣頭》,抱歉,這些都是失敗的作品,根本不值一提。至於陳玉勳導演的《總鋪師》,筆者認定他是最低標準的門檻,因為這部片在本質上並沒有真正去呈現「辦桌」的真功夫所在,僅僅做到了呈現「辦桌」與台灣人之間多年來的情感與累積的文化,對於料理的內容則加諸誇大的鬼神之說,片尾的辦桌大賽也是敗筆。
筆者認為,任何一部電影想要探討某一個領域,就必須深究那個領域的內涵,並且提供給觀眾。這是為什麼《KANO》可以跟《球來就打》、《球愛天空》、《天后之戰》高下立判的原因,也是為什麼瑤瑤主演的《志氣》普遍好評,《舞鬥》卻沒人買單的原因。
那麼,《我的少女時代》究竟做到了什麼,能讓筆者給它這麽高的評價?
也是兩個字:精準
陳玉珊導演,過去為台灣偶像劇的資深製作人,是《王子變青蛙》的總監、《敗犬女王》的原創劇本統籌、《下一站‧幸福》的監製與劇本統籌、《蘭陵王》的監製(台灣),她所參與過的電視劇一字排開,幾乎等於台灣偶像劇的總史,這樣的她,在挑戰電影導演一職卻能完美融合,絲毫不見其他電視導演跨拍電影的通病,每一場戲都有劇本上實質的功用,不像九把刀在《那》片中為了懷舊而懷舊。《我的少女時代》在這一點把所有屬於過往時空的特徵都放在觀眾可以發覺但又不會扭曲劇情發展的細節裡,每一個,都放得恰到好處。隨著劇情發展一點一滴的揭曉、釋放,乃至於滲透觀眾的情緒,可謂絲絲入扣,毫不含糊。
青春除了夢想,就是戀愛,有時這兩件事情之間會畫上等號。每一個少男少女都有過青澀的愛戀時光,僅管這部片滿是老梗,但老梗之所以會是老梗,就是因為老梗本身的公式和對比是戲劇元素中比例最好的組合,要把老梗的故事說好,一點都不簡單,因為一個不小心,就會落入俗套裡。
《我》片在老梗的架構下仔細經營,沒有一場戲會讓你覺得突兀,男女主角出色的表現讓觀眾眼睛為之一亮,這不僅僅會是王大陸的成名作,也會是宋芸樺至今為止的「代表作」(絕對不是《等一個人咖啡》)。在愛來愛去的過程裡,巧妙鋪陳了男女主角X型的經歷,並且在片尾將其畫成一個夢幻又不矯情的8,從X到8之間,囊括了未知的交錯和回首的交會,結局的美好因而顯得格外動人。
筆者特別喜歡校慶典禮上的那場「起義」,類似的戲碼都曾出現在《那些年,我們一起追的女孩》以及《女朋友‧男朋友》中。所不同的是,在學生公然群起挑戰權威的幻境裡,《我》片融合了屬於青春的衝動和思想,在賦予現實中那個年代幾乎不可能存在的勇氣的同時,還讓思想被精準而有技巧的擊中了荒謬的體制,比起扔書包和直接的訴求,這場「起義」顯得太成功了,成功到即使宋芸樺要說出那句近呼口號的台詞:「只有我們自己才能決定我們自己的樣子!」時,絲毫未有矯揉造作之感,反而深刻的震懾了求學生涯裡,每一位在那個年代被要求一模一樣的你我。
有網友曾說:「更有層次的情節是許多國片都得共同努力的方向。」
筆者誠心希望,《我的少女時代》這道國片的曙光,在開起成功的先例後,能湧現更多,「把故事說好」的作品。
故事劇情:8
氣氛營造:9
演技表現:8
題材鮮度: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