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蓋瑞歐德曼]的文章:


《最黑暗的時刻》DarkestHour(2017)   由《傲慢與偏見》、《贖罪》的英國導演喬萊特所帶來的最新英倫典雅風格作品,帶觀眾重返1940年溫斯坦邱吉爾甫任英國首相的頭一個月。由片頭的納粹德軍歷史畫面拉開序幕,記錄了邱吉爾在家中、在戰情室、在下議會中如何度過這英國史上最黑暗、最瀕臨絕望的短短幾週。 德國的閃電戰席捲了全歐洲,比利時已淪陷、法國更是岌岌可危。眼看德軍已兵臨城下,僅隔一道英吉利海峽便能攻佔不列顛,而大英帝國的部隊卻幾乎全軍覆沒。歷史的重量壓在邱吉爾的肩頭上,面臨反對黨與保守黨的反對唱衰、戰時內閣的政治算計,以及庶民與軍兵的生死一線,究竟是否應順從主和派與納粹簽訂不平等的休戰條約,「留得江山在,不怕沒柴燒」,還是應該力戰到底,寧死不屈? 二戰的歷史大家早已不陌生,邱吉爾的傳奇身影更是屢見於各影視作品之中。然而,《最黑暗的時刻》仍成功在諸多「邱吉爾」中,重新帶給觀眾一個全新的、甚至指標意味濃厚的詮釋(歸功於蓋瑞歐德曼精湛的演出)。同樣地,它也跳脫一般戰爭片常見的型式,以幾乎零戰爭前線畫面的方式,將焦點投射在相隔千里的戰情室以及當中的棋盤推演。雖然視覺震撼較不...
《最黑暗的時刻》:忠於國家、忠於自己
丹眼看電影
最黑暗的時刻
2018-01-13 21:56:05
演技
10
電影取名《最黑暗的時刻》DarkestHour,原因在於故事描述了英國在第二次世界大戰開戰前期,希特勒閃擊戰席捲歐洲地區造成的恐慌,以及英國政府內部的政治風暴。而電影故事聚焦在由蓋瑞歐德曼所飾演的溫斯頓邱吉爾,上任戰時內閣首相的頭一個月(1940年5月)期間,在面對談和派與主戰派間的抉擇、國內反對黨與保守黨間的政治鬥爭、以及邱吉爾個人在面對政治生涯高峰時所面臨的批評聲浪、果斷又飽受爭議的獨特個性、以及如何讓政治與人民間的距離拉近等內心交戰:在這短短的一個月裡,考驗了一個偉大政治家的智慧與決心。   1.蓋瑞歐德曼就是溫斯頓邱吉爾 就一個喜愛歷史題材的我來說,《最黑暗的時刻》主要的賣點,除了蓋瑞歐德曼完美詮釋了溫斯頓邱吉爾的驚人演出表現外,電影還原了二戰歷史的重要關鍵時刻:不論從政治面或是角色內心層面來說都相當出色。而劇組透過化妝技術將蓋瑞歐德曼完美還原了邱吉爾那個深植人心的形象,蓋瑞歐德曼在模仿邱吉爾時的舉手投足、每個小細節都讓人著迷。 電影的每一個時刻,都充滿了戲劇張力以及飽滿的緊繃情緒。劇本的焦點明確,幾個邱吉爾的經典時刻,包括那個V字勝利手勢、老菸槍、老酒鬼、...
《最黑暗的時刻》 Darkest Hour - 站在歷史巨人的肩膀上,還原最黑暗的關鍵時刻
XXY
最黑暗的時刻
2018-01-04 10:42:38
劇情
9
在1970年代的冷戰時期,英國最高情報組織裡潛伏著俄國情報局派來的雙面間諜,根據秘密情報指出,內賊就是組織四位高層「鍋匠」、「裁縫」、「士兵」、「乞丐」其中之一。為了揪出誰是奸細,組織找來退休情報員喬治(蓋瑞歐德曼 飾)協助調查…於是一場諜對諜風暴,就在足智多謀、各懷鬼胎的情報員之間展開。這次要介紹的是改編自英國諜報小說家約翰勒卡雷作品,由《黑暗騎士》蓋瑞歐德曼,獲2012奧斯卡最佳男主角、最佳改編劇本、最佳原創電影配樂3項提名的《諜影行動》。 由於原著約翰勒卡雷曾從事間諜工作,在調性上《諜影行動》非常的真實。整部片不只沒有《特務間諜》般的動作場面,更連子彈都只是曇花一現。相反地,在強大卡司陣容的加持下,《諜影行動》中的每個演員相當細膩的詮釋每個角色的特質,是柯林佛斯的優雅,是陶比瓊斯的狹隘,又或是蓋瑞歐德曼的沉穩。藉由這些或迷人或討厭的人格特質,讓每個角色都在觀眾的心裡留下深刻的第一印象。 在給出第一印象,讓觀眾產生基本推論之後,《諜影行動》穿插回憶和查案的敘事手法讓整個故事的氛圍更是諜影重重,導演也貼心的用喬治換眼鏡前後把回憶和現在作出區隔。除了用工作相處的回憶凸顯...
《諜影行動》細膩至極的冷諜戰電影
柏C
諜影行動
2017-09-18 23:16:27
劇情
9
    【黑暗騎士:黎明升起】全片的劇情相當的精采,整整2小時45分都沒有冷場,然而,我個人覺得整體的成績仍舊不如前作【黑暗騎士】。   在前作【黑暗騎士】哈維·丹特過世八年後,高譚市已經變成一個和平的城市。在「丹特法案」(可不經冗長審判直接羈押罪犯)通過後,高譚市警局已經近乎根除了暴力及組織犯罪,而蝙蝠俠也因為背負殺害哈維丹特的罪名從街頭消失了八年,布魯斯韋恩將自己封閉在韋恩莊園中足不出戶。然而新的危機到來,恐怖分子班恩以及其同夥對蝙蝠俠進行了奇襲,蝙蝠俠必須在親友遠離、破產、以及肉體衰退的危機之下,對抗這個新的敵人。   前半場的劇情節奏過快,許多角色幾乎都是說了應該說的話就直接下場,像是高登局長被人看輕的戲碼,副局長和手下的對話幾乎是說話就走,另外關於議員的陰謀描述也有點些過快,讓人有點無法掌握劇情。本片的角色數量變得很多,然而多半都無法建立角色個性,阿福與福克斯和高登局長三位舊角色在本集幾乎沒有表現機會,只不過是路人般的角色而已,而三位戲份較重的新配角,米蘭達即使擁有驚人的身份,卻仍舊沒有辦法改變她在本片的作用只是二號花瓶的事實,貓女身為一號高級花瓶,雖...
英雄的定義與辯證的成敗-黑暗騎士:黎明升起 The Dark Knight Rises
半瓶醋
黑暗騎士:黎明昇起
2015-05-29 18:29:19
氣氛
8
當人類的貪婪自大造成了無可避免的大自然報復,後果是將失去家園及一切,並面臨猿流感的侵襲,在死亡的恐懼籠罩之下,人類不斷地互相搶奪及自相殘殺,最後僅存少數對猿流感免疫的人存活。在舊金山倖存的人們由於資源匱乏,所以必須進入森林中,啟用年久失修的水力發電機來改善他們的生活品質。10年之後,凱薩在舊金山市郊外的紅木森林中,建立了屬於猩猩的家園,並擁有自己的知識傳承和制度。他們猶如在桃花園中與世無爭、自給自足,可是一切的安定卻因為人類開始踏入森林後轉而變調,凱薩對人類的態度受到手下的質疑,領導者的地位岌岌可危。面對內憂外患的侵襲,凱薩必須想盡對策逆轉戰局.。猩球系列的源頭改編自著名作家彼埃爾布勒1963年出版的法國科幻小說《人猿星球》(台灣通稱《浩劫餘生》),1968年二十世紀福斯將其搬上大銀幕,由大導演法蘭克林雪夫納執導,並找來了傳奇影帝卻爾登希斯頓擔綱主演太空人泰勒一角,片中猩猿族與人類反差的階級關係在當時可是相當具震撼力的前衛概念,影片上映後獲得了出乎預料的巨大迴響,除了經典原著的護衛加持,異想地透過將達爾文演化鏈的反向倒置,直指批判了美國當時的種族歧視以及惡搞諷刺了歐洲的權貴階級,另...
《猩球黎明》--猩球系列再攀巔峰,滿滿致敬以饗影迷 !
Joker
猩球崛起:黎明的進擊
2014-10-05 09:23:24
劇情
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