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筆寫這篇文章的日期是6月1日,一年已經過了將近一半了。所以我個人決定將2017上半年的"大象金像獎--最佳男主角獎"頒給葛優以及淺野忠信--是喔~~是雙得主(有人在乎嗎?)
《羅曼蒂克消亡史》是少數我完全沒做功課只看了海報就走進戲院的電影,主要就是衝著淺野忠信(下稱淺爺)以及葛優(很想簡稱他師爺,但沒看過《讓子彈飛》的人可能不知道這個梗,所以還是算了)這中日兩大影帝飆戲。
結果在毫無預期的心裡狀態下,被電影給電到了。而且很慶幸沒被爆雷。
百年來與上海十里洋場相關的影視作品多不勝數,跟大象我同年代的影迷最先想到的應該就是「攏奔~攏佬~滿壘偷偷剛歲問八要...」(浪奔~浪流~萬裡滔滔江水永不休)這部當年在香港造成萬人空巷,由周潤發、趙雅芝、萬梓良合演的經典電視劇《上海灘》,我個人是對角色造型還有主題曲記憶比較深刻,詳細劇情倒是沒有什麼印象,不過後來1996年劉德華跟張國榮主演的《新上海灘》這部電影真的有洗過我的眼睛(但女主角我真心不愛 @_@),而以此為據,黑幫火拼(黑色禮車+毛瑟手槍)、兄弟情誼(黑色禮帽+白色圍巾)、亂世之戀(兩條大辮子+百褶長裙)、中日抗戰情報網(跟監+暗號)....以上這幾個要素成了我們認知中的「上海電影」,例如《歲月風雲之上海皇帝》(1993)還有梅艷芳、梁家輝主演的《何日君再來》(1991) 以及2007年李安的大作《色.戒》;此外,也有些個電影跟國仇家恨沒有太大關係,而是回味鑲嵌在舊時代裡的都市資產情調,如《半生緣》(1997)、《 長恨歌》(2005);當然,更有煙花只會散不會謝的一夜上海,燈火璀璨的舞廳與衣香鬢影的紅男綠女,如《天堂口》(2007)、《大上海》(2012)。
然而,這些以上海為背景的電影,就我看過的幾部來說,除了侯導的《海上花》以外(à上面又沒提到這部@@),給人的感覺都只是把上海當成美麗的畫面背景,如果把故事搬到南京、杭州、蘇州…對觀眾來說並沒有太大的差別。換言之《羅曼蒂克消亡史》對我來說,是第一次真正的體驗「一時驚笑衰容。語音猶自帶吳儂」,也讓我知道,即使沒有霓虹燈、沒有電車也沒電影刊版--這也是上海--不只是一身短打的三輪車伕穿梭其中的小巷弄堂,也不只是裹著貂皮披肩的鳳眼女子所流連的東方巴黎。上海的黑幫兄弟往返於滬上最摩登的休閒之一粵式茶樓,上海的富貴人家在由粥、醬菜、饅頭組合的早餐桌上話家常,上海的大明星們在這裡城市裡的電影片場煙視媚行(她們是蝴蝶、是周琁、是阮玲玉又或者是陳燕燕、王美人..)。
這就是《羅曼蒂克消亡史》,美得讓人不忍看她消亡,但這美其實是伴隨著戰爭而來的性與暴力,又怎可不消亡。
下文大雷
整部電影的脈絡在開場陸先生(葛優)的一番談話中已經展現端倪:『只要是為了上海好,我可以出面幫大家解決。』『這些人沒有正常人的情感,他們不喜歡現在的這些。高樓啊,秩序啊,好看的好玩的,好吃的,他們都不喜歡,或者是由其他什麼目的,毀掉上海也不可惜』
陸先生喜歡上海、忠於上海,想留在上海看著好看的、玩著好玩的,吃著好吃的,但他身邊的人對這個城市並沒有這麼濃厚的感情,更不知道忠誠為何物。貌美如花的嫂子(章子怡)是個四處招搖對婚姻不忠的交際花(我只知道大家隨隨便便裝裝新潮,裝裝風流,就你是真花癡);多年的結拜金蘭是為了利益不惜出賣兄弟滅其滿門的狼虎之輩(老二為了銀行的事情好像有點不高興,我準備把番禺路上的一個廠子送給他);日僑妹夫他住在上海很久,說上海話穿長衫打麻將,也像上海人那樣泡茶館和泡澡堂子,已經沒有人把他當作日本人,但結果原來他是潛伏在身邊多年的日軍間諜,一手策劃滅門血案,連自己的太太都不放過(明天還想繼續來喝茶的,請你講求風度,不要把這裡弄得亂七八糟的,我謝謝你。);就連劇中飾演陸先生馬仔的童子雞這個小配角,在戀上妓女之後也忘了曾經心心唸唸的老家情人(我不回去了,說過多少次了,什麼相好,我早就忘記了。)
最終,每個人都用自己的方式離開了上海,只留下一座空蕩蕩的城市,就連火車站看起來也是如此荒涼。(還是因為製作費不夠?@@)
特別的是,這忠誠與背叛、離去或復返,導演捨棄了寬敞的馬路、華麗的建築、飛機丟炸彈、拳腳橫飛、各種抽格的慢動作等經典橋段...幾乎是靠著室內場景就生動描繪出1930年代上海的大家庭、黑社會、國共關係、中日戰爭以及愛情。(還是是因為製作費不夠@@)
當然,既然是講二戰時期,無可避免的《羅曼蒂克消亡史》劇中人物與情節會被拿來與真實做比對,例如「上海三大亨」-黃金榮、杜月笙、張嘯林又或者是國民黨的情報頭子戴笠又或者影星胡蝶。關於這些,網路已經有很多精彩又深入的文章討論,在此就不錦上添花。
今天,大象我想不自量力的談一些歷史的小背景。(談電影《八月》的時候我也寫過類似的背景介紹小文,所以相同的這只是個人的一點小研究,如果有謬誤之處,歡迎指正)
工人運動
劇中,開場葛優在談笑間騙殺了前來和談的對手,順便還剁下對方情婦的一隻手,網路上有人說這一段是出自「被杜月笙殺害的上海工運領袖汪壽華」這段史實。關於這段恩怨,大家可以自行問谷哥「杜月笙(空一格)汪壽華」有很多稗官野史與八卦可以看。在這裡我想將時間推回到1925年的5月30日,也就是歷史課本上讀過的「五卅慘案」。
做為最早的五個通商口岸之一,上海早在19世紀末就有外國銀行與工業,這些西方國家(包含日本)擁有所謂的治外法權,這些公共租界可以說是帝國中的帝國。1925年,從日本財團紗廠的罷工開始,到日本職員開槍殺人再到5月30日這個天氣晴朗的星期六,英國巡捕房長官下令手下員警開槍射擊示威群眾,自此,「帝國主義」不再是抽象的概念,而是揭露銀行家和財團蔑視人的本質。上海,也成了中國工人運動從鬆散的結盟轉為富戰鬥力組織的發源地。
但共產黨一直以來致力於教導群眾擺脫以往繼承的「忠誠」,進行階級鬥爭的目標,卻很難做到,例如上海許多工人就與杜月笙隸屬的青幫或其他犯罪組織有所牽扯。事實上1927年國民黨年於上海成功的清黨(也就是片中葛優騙殺對手的時間點),部分是得力於青幫(杜月笙)在工人階層進行殘酷的肅清。所以,在軍閥、上海資產階級、青幫這類的犯罪集團以及國民黨軍隊的結盟之下,工人、農民或者支持布爾什維克主義的大學生根本沒有任何機會。
所以我一直覺得《羅曼蒂克消亡史》這部電影關鍵字並不是羅曼蒂克而是「忠誠」。
(以上節錄並改寫自《中國革命 1925.5.30 上海》,麥田,2000)
電影
《羅曼蒂克消亡史》出現許多拍電影的場景,使我憶起—上海確實是中國電影的誕生地。中國第一次的電影放映早在1986年(清光緒22年)的夏天,那天上海蘇州河北的閘北西唐家弄一處私家花園舉辦了私人遊藝晚會,在晚會上法國商人放映了14部電影短片。1908年,西班牙商人A.Ramos在虹口成立上海第一家也是中國第一家正式的電影院「虹口活動影戲園」,此後10年間上海先後成立的10座電影院。及至30年代,光是虹口一帶先後就出現了32家電影院,無疑的上海是中國電影的發祥地。
直至1932年的「128事變」(電影中的字卡好像是松滬戰爭),日軍33天的轟炸幾乎摧毀了上海的電影事業,所幸最終這只是一個轉折點。1933年女星蝴蝶(也就是片中的吳小姐)一人分飾兩角的《姐妹花》票房奇佳大獲好評,與此同時,知名導演卜萬蒼(《三個摩登女性》)、費穆(《天倫》)、孫瑜(《小玩意》)、吳剛(《神女》)、袁牧之(《桃李劫》)都屢有大鳴大放之作,1934年蔡楚生的《漁光曲》在上海破記錄連映84天,更有法國人購買歐洲版權並製作法文字幕拷貝運往歐洲放映。當然除了這些為後世歌頌(可能是藝術上也可能是政治上…有空再聊)的電影,那些關於情情愛愛又或者喜劇探案的「軟性電影」也不甘示弱,1933年,劉吶鷗、黃嘉謨等人在他們創辦的《現代電影》雜誌中提出「電影是給眼睛吃的霜淇淋、是給心靈作的沙發椅」。《羅曼蒂克消亡史》中,大嫂章子怡拍的電影(我要的,是有偏愛有憎恨的男人,我不再喜歡你了。)或者吳小姐袁泉拍的電影(我覺得你應該認真殺我)應該就是屬於這類的「軟性電影」。
然後題外話:想起來,我尊敬的中國動畫電影始祖萬氏四兄弟也是在上海發跡的。
(以上節錄改寫自《上海電影一百年》,上海文化出版社,2007)
童子軍(這一段要講的是日本人不是那個大眼馬仔童子雞)
電影中,年輕的日本軍官向年長的日本軍官說:要不要殺陸先生,需要開會討論。年長的日本人譏笑:童子軍又要開會了。這裡的口舌之爭絕對不只是年長者與年輕人彼此看不順眼而已,應該是牽涉到二戰時期,日本陸軍內統制派與皇道派的內鬥。因為這段歷史有點複雜,我個人並沒有完全參透,只能用非常非常簡化的方式來陳述,如果有達人願意用深入淺出的方法糾正,大象我歡迎之至(門打開)。
簡言之,皇道派的主要支持者是中下階層的青年軍官,『裁軍使得青年軍官們的晉升推遲,待遇不如以前,從而不滿。經濟不景氣造成的農村的悲慘狀況,也給了農村出身的青年軍官們危機感。』(引自維基百科)他們的行動非常大膽,包括暗殺和搞政變。而統制派則是以永田鐵山、石原莞爾、岡村寧次、杉山元、東條英機等這些校級及校級以上級別軍官組成為核心。在電影《羅曼蒂克消亡史》中,可以看到老人一身軍服威風凜凜,年輕人一開始還被我誤認是老人的屬下,直到他們兩個吵架以及在料理店中年輕人毫不猶豫的犧牲老軍官,我想我可以蓋章這是統制派與皇道派的內鬥。(另,皇道派的領袖北一輝曾旅居上海一年有餘)。
以上就是《羅曼蒂克消亡史》電影背後的一點點瞎扯蛋
後記(我的後記每次都很長 跟看文的你說聲SORRY)
大象我很喜歡這部電影,喜歡到進戲院二刷。但這不是一部100分的電影,很多缺點明顯可見,例如車站阿嬌身中數百發子彈那一幕實在有點胡鬧….尤其它備受推崇的「非線性敘事結構」在電影史上根本是一塊小蛋糕,我真心為那些看不懂或是驚喜自己看懂的人的智商感到捉急。當然,因著這非線性的敘事結構,很多小細節很容易疏忽(或相對來說值得注意)這點會增加觀影的趣味沒錯,例如淺爺總是準備兩份定食又或者淺爺看到國民黨的車牌整個抓狂暴露本性…等,但這不代表導演就是大師~OK??!(翻白眼)
其次,誰可以幫我傳話給導演,MV的部分可以拿掉嗎?恨透了電影變成MV~歌詞還給我斜體字!!!把梅林茂的音樂好好的不著痕跡的放進去有很困難嗎?
最後,誰再引用片中台詞『我也沒看懂,導演沒打算讓大家看懂,這是藝術片,是拍給下個世紀的人看的。』套到這部電影上我跟誰急。這句話是第五代導演田壯壯的名言,不要亂用好嗎?而且也不要看低本世紀觀眾的智商~~感恩~~合十!
打到這邊發現我又打了一堆有的沒的,雖然很納悶有人在看嗎?但都打了,所以還是PO一下好了。
最後的最後:演員還有一大亮點就是那個一直忠心耿耿跟著陸先生葛優的神秘車伕…這種話很少的酷哥完全就是我的菜,真想衝進螢幕幫他包紮手臂(喂~~)。但後來看了他其他電視劇的劇照又覺得好像還好,有點馮紹峰+蘇炳憲(粉絲不要打我!)關於三輪車伕在1930年代上海的各種歷史背景以及車伕這個角色還有很多字可以打,但我累了,而且打那麼多也沒人看…何必…(開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