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08 篇文章
Why so serious ?
黑暗騎士

影評 《默》-- 披著《銀翼殺手》外皮的《北非諜影》

2018-02-25 22:59:58


 

 

本以為回歸原創科幻老本行的「大衛鮑伊之子」鄧肯瓊斯能夠再端佳餚,一雪《魔獸:崛起》跌跤的前恥,但沒想到《默》的口碑在北美如此慘烈,幾乎沒人買帳。縱使負評滿天飛,個人看完倒是覺得沒那般糟糕,甚至還挺喜歡,不過就像國外多數給予負評的觀眾及媒體一樣,觀影過程中我也是經常感到不知所云,直至後半段訊息接收得比較多,才漸漸理出頭緒,因為導演壓根一開始就不想讓我們明白整部電影概略的走向,你非得看到結局,才能得知故事的全貌,以及編導有意無意所隱藏的真正企圖。


鄧肯瓊斯曾明言,《默》與他的處女作《月球》有其精神主題上的互通連貫,事實上,這兩部片就是同個世界觀的系列,而且《默》故事開展的時間點顯然是發生在《月球》中的「複製太空人」山姆洛克威爾返回地球指控原本所任職的月球能源開發企業之後,我們可以透過劇中不時一閃即逝的電視新聞畫面看見山姆與其他複製人正在法庭上對公司提出控訴,此外,在街道上也能偶爾瞥見月能開發公司「Lunar Industries」的相關商標。 

 



《默》其實不只與《月球》有所連結,和鄧肯瓊斯的另一部《啟動原始碼》也有幾分關聯,這三部作品的敘事脈絡其實毫無差異,它們都旨在探索肉體與靈魂的可替換性及延展性,並將這些議題套進各別不同的「高端幻想科技」的背景框架裡進行論述;肉身被量產化複製的山姆洛克威爾、死後的大腦被政府當作反恐科技實驗品的傑克葛倫霍、聲帶受損的亞歷山大史柯斯嘉,全是相同境遇的人,他們遭控制、抑或不完美的肉體與器官,成了他們尋求「自我身份認同」的驅動力。


《默》《月球》《啟動原始碼》的共通之處亦包括均走解謎式的套路,並皆以男主角的心儀對象作為魚餌,進而引導主角抽絲剝繭。儘管諸多情節相似,但《默》的劇情恐怕不如瓊斯的兩部前作那樣容易消化,《默》給予觀者的線索較為零碎,這也是它多被外媒批評雜亂無章、沉悶空泛的主因,再者故事本身帶給觀眾的「危機急迫性」也明顯過低,使觀眾無法熱切的主動關心事態發展,劇情參與度(入戲程度)相對也就不高。

 



《默》的外皮是精美的賽博龐克科幻美學,包裹在骨子裡的其實是一則《北非諜影》式的愛情移民悲劇。《默》與《北非諜影》有諸多相似之處;-二戰的卡薩布蘭卡追捕反納粹人士,2058年的德國柏林則在追查美國逃兵;男主角都在非原生國家的酒吧工作;他們是女主角的摯愛,但偏偏無緣長相廝守,只因她們的身邊都早已另有伴侶;英格麗褒曼與丈夫必須逃亡出境,而《默》的保羅魯德和他的女兒也同樣渴望回到美國本土;然而移民計劃無論是否成行,它都讓這兩部電影註定要以悲傷作結。


Netflix自製影集的高品質有口皆碑,自製電影則是經常劣評不斷,編導的個人風格及創作主宰性較強的《默》,雖然普遍仍是罵聲居多,但整體的敘事野心已與Netflix多數原創長片作品劃分出不同的檔次,個人認為足以和《玉子》並列為Netflix少數的自製電影佳作,起碼它不像《光靈》即使預算近億、請來大牌明星助陣,卻仍將自己困在「電視電影」的窄小格局,或是如《重返初遇之夜》《小惡魔》等一干小成本喜劇,將陳腔濫調的劇本公式冷飯重炒、草草打包出售。

 



保羅魯德和賈斯汀瑟魯斯這對喜劇高手是全片最大亮點,兩人相識多年,演起對手戲盡顯十足默契,鋒頭幾乎都快要搶走正牌男一亞歷山大史柯斯嘉。原本該是配角支線的他們,戲份卻比千里尋女友的主線還搶鏡,加上史柯斯嘉找了半天,女友始終遍尋不著,看著看著都覺得乏味,保羅和賈斯汀這條支線反而還得忙著應付自己的戀童傾向和出境通行證的申請問題,可看性竟比主線還高,一時之間都差點搞混誰才是主角了。


雖然混蛋又帶點良知的個性和保羅魯德往常的銀幕形象差不了多少,但此次的他卻多了一份意欲稍稍收起嘻皮笑臉的決心,幾幕耍起狠勁的戲碼儘管不免俗地帶點俏皮,但的確能充分感受到那股兇悍的威脅性。

 

歡迎到我的粉絲專頁按讚訂閱 : https://www.facebook.com/filmisland?ref_type=bookmar


電影爽度:6
故事劇情:7
氣氛營造:7
演技表現:7
題材鮮度:7



留言
或您可以完整的文章回應 點此回文

電影相關文章


院線話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