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8 篇文章

影評 《為琴癡狂》-如此虎媽

2019-10-26 23:11:17


《為琴癡狂》在各大影展放映期間廣受觀眾好評,一票難求。圖/佳映提供

 

或許這只是一部電影,一段虛構的故事,影射了扭曲的價值觀,但這會不會也是很多學音樂的孩子與家長之間的縮影?這樣的劇情,也可能或多或少會出現在音樂家庭的生活寫照中吧?

 

這一段癡狂,一連串矛盾的情結、詭譎不安、自欺欺人,可說是來自於一對父女的角力戰,而這段親情關係,自然也會從自己的原生家庭,再複製於下一代家庭相處模式,成為難以掙脫的惡性循環。

 

女主角娜瑪.普雷斯 (Naama Preis) 在將安娜這位「虎媽」詮釋的淋漓盡致且細膩深刻,在今年八月贏得耶路撒冷影展最佳女主角獎,的確實至名歸。

 

安娜,一位琴藝精湛的鋼琴家,來自顯赫音樂世家,這一家人對音樂是極其癡狂,她一心想要成為父親心目中的好女兒,渴望得到父親的肯定。因此在影片開場時就看到安娜在台上演奏時,就算羊水破了,甚至流到了踩著踏瓣的高跟鞋上,仍不顧身體的痛苦及胎兒的安危,硬是將整場音樂會彈完。

 

而安娜的父親與哥哥,在將安娜送往醫院生產的途中聊的也是音樂,對於安娜分娩的痛苦只是輕描淡寫的問候一下,而此時在車上所播放的正是貝多芬第14號奏鳴曲《月光》第三樂章,在一陣C小調狂飆式的快速16分音符,埋下故事發展的伏筆。貝多芬是在1801年完成此曲,此時的他,已明顯感受到自己的聽障問題,因此這也預示了安娜的孩子先天失聰的命運。

 

當安娜生下孩子的第一件事是檢查手指是否健全,期望能繼續自己的衣缽,但當她得知孩子天生失聰時,最後竟是狠心調包嬰兒。一切的矛盾就此展開,安娜獨自承受這不可告人的秘密,再加上自己的手會不自主的顫抖,無法再重返演奏家的舞台,因此造成心理上的不平衡,開始施壓給兒子伊丹,計畫教出絕世無雙的鋼琴天才,成為她手中的一棵棋子。但也因為自己思想上的偏差,也使得婚姻關係觸礁,甚至性愛也可以成為她的宣洩工具,不論是與丈夫在客廳的調情,以及與鋼琴家拉裴爾的魚水之歡,其實就是安娜情緒發洩的出口。

 

音樂,本應是傳遞最溫暖的人性,是最抽象的情感交流。但是,當這一切被功利主義所綁架,反而成為一股隱形的壓力,因此整部電影所呈現的是冰冷的色調,那就是對於自我的裝聾作啞,聽見了精湛的琴藝,但情感的核心價值付之闕如。

 

那就是聽而不見,這樣的殺傷力比起真正失聰還要嚴重。因此導演三番兩次的用耳機與車窗來隔離外面的世界,用人性的自以為是來表現心靈上的失聰,逐漸啃蝕心靈的完整性,最終落得滿目瘡痍的下場。

 

但,導演艾特伊塔爾 (Itay Tal) 藉由從那位聽障的鄰居,給予安娜一絲慰藉,也是全片最暖心的片段,當他問起鄰居家的鋼琴以及女兒是否現在還有再彈,鄰居的回答竟然是「不知道」,同為人母,相較於安娜的強勢作風,鄰居用開放的態度對待女兒,她聽的見女兒。只是,她是用心靈,用尊重,用疼惜來傾聽。

 

影片中所選用的古典音樂也有其象徵意義。如前述,貝多芬第14號鋼琴奏鳴曲是預告安娜的兒子將先天失聰,而伊丹參加初試所彈奏的德布西《版畫》(Estampes) 的第三首〈雨中庭院〉(Jardins sous la pluie),是安娜一手掌控的結果,與德布西在此曲所引用的兩首法國童謠《睡吧,寶貝》(Dodo l’enfant do)與《不要再去森林》(Nous n’irons plus au bois),一個活在「虎媽」的高壓教育下,與德布西對女兒的真誠的父愛,兩者形成極大的反差,也呼應了整部電影的基調。

 

影片最終將場景帶到聾啞學校,安娜在教室的窗外看到裡面的孩子們快樂自在的一起學習,或許那位與伊丹年齡相仿的男孩就是當年被她拋棄的兒子,而在那當下,安娜的眼神不再冷淡無情,應是在自欺欺人的陰影下,長年獨自承受那種令人窒息的壓力,最後終於透進了一絲安慰。

 


電影爽度:8
故事劇情:8
氣氛營造:8
演技表現:8
題材鮮度:8

貝多芬 月光 Itay Tal 鋼琴 音樂 以色列 德布西 版畫 雨中庭院 失聰

留言
或您可以完整的文章回應 點此回文

電影相關文章


院線話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