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佛地魔]的文章:


  「他之所以能看得到它們,是因為它們黑色的斗篷、結痂腐爛的手比周圍的黑暗更加深濃。」   猶記第一次看《哈利波特:阿茲卡班的逃犯》是在電影院,還小的我在路平教授變成狼人的那一幕,害怕的不敢睜開眼睛,那時候比起催狂魔,似人非人的野獸讓我更加不安。   後來的幾年裡我斷斷續續把哈利波特系列看完,簡單的知道故事內容,也喜歡最後的結局,然而卻鮮少因為哪個橋段而被觸動過。     「她穿著前一天晚上穿的那件毛絨絨的粉紅色開襟毛衣,頭頂上戴著那個黑天鵝絨的蝴蝶結。哈利又一次強烈而鮮明地想到一隻大蒼蠅愚蠢地落在了一隻更大的癩蛤蟆身上。」   唯有當恩布里居出現的時候,我感到從未有過的憤怒,可能是身為學生的關係,對於哈利他們被欺壓有那麼點感同身受。   那時候總覺得佛地魔都沒有她可惡,比起一個沒有見過,卻連名字也不能開口談論的終極反派,眼下這個女人似乎才是真正的壞蛋。就像是生活中可能會遇到的,傲慢的上司,不通情理的師長,自私自利的人。   如果說佛地魔是人對於未知的恐懼,那麼恩布里居就是一個現實的惡夢。我們可以選擇避而不談,那些不知道,卻讓人害怕的人事物;但不能不面對一個出現在眼前,實實在在的討厭鬼。     「它們把和平、希望和快樂從周圍的空氣中吸走。就連麻瓜也能感覺到它們的存在,儘管麻瓜們看不見它們。催狂魔靠近時,所有美好的感覺,所有快樂的回憶都會從你身上被吸走。」   近期又再次看了第三集,不同於小時候,路平教授變成狼人的模樣並沒有嚇到我,但催狂魔的出現讓我情緒十分低落,主因是我知道催狂魔的靈感來自於JK羅琳自己本身曾患有過的憂鬱症。   在知道這兩者之間的關聯後,我不禁的認為催狂魔才是最可怕的角色,佛地魔是未知,但可以去發現或理解的問題;恩布里居則是有管道能制裁的人。   但是催狂魔呢?你知道他們,也明白他們會對你造成什麼樣的傷害,...
催狂魔:連麻瓜都無法避免的惡夢
Robin  2021-01-21 18:02:03
評分:8/10 最猛花瓶:MonicaBellucci(她的角色找誰演都一樣,商業噱頭居多) 最猛反派:AndrewScott(毫無懸念一看就知道是壞人的臉) 真正猛人:ChristophWaltz   還是那句話,筆者我不是正式的007系列影迷,除了Brosnan以及Craig的系列,最多只看過《OnHerMajesty'sSecretService》(個人系列首位推崇)以及《TheManwiththeGoldenGun》。007系列看的不多之主要原因,大抵還是不脫整個系列過於誇示諜報活動的武器科技;同時也過於浪漫化諜報活動,從而忽略甚至是省略掉諜報活動可能產生的危險,包含致命的可能性。   這也是筆者對於多數007影迷所批評,但個人卻相當偏愛的Craig系列之所以給予好評的原因。一來在於故事將反派的恐怖活動背後動機簡化成符合現實的為錢作為,其次則是對於過度科幻的情節盡可能回歸現實科技層面的合理性,同時在動作戲的安排也走向合乎正常邏輯的路線。   然而在《Spectre》卻開始有意的將故事逐步回歸過往系列,在娛樂取向的前提下的誇張科幻情節以及幾乎違反邏輯的動作場面(手槍能打下直升機,你是在演史蒂芬席格的電影嗎?)。這也導致本次《Spectre》在筆者來看,似乎有基於商業考量的前提,而打破重啟系列在寫實基礎的敘事模式。   不過還好這只是在娛樂場面的安排上面出現頭重腳輕的狀況,劇本敘事上來說,還是維持住了SamMendes的招牌。儘管動作戲的調度還是頗為生澀,但已經相較於《Skyfall》的表現來說進步許多。   像是片頭在墨西哥亡靈節遊行的一鏡到底調度,是Mendes在《RoadtoPerdition》之後少有的優秀表現(儘管後面的跟蹤追殺又暴露出他在動作戲調度的經驗不足之問題);然後筆者聽說,這次的劇本是邊拍邊寫(從片子今年...
當反派都是的異姓兄弟-《007-惡魔四伏 Spectre》
BIO-MAN
007惡魔四伏
2015-11-04 20:39:31
氣氛
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