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先筆者看完後有三個小小想法:
- 成也阿瑟,敗也阿瑟。
- 長歷史知識了。
- 十月圍城。
《代號:鐵鉻行動》在韓國入口網站NAVER的評價相當兩極,觀眾評分8.57,記者、評論家則是3.41。不過專家的評論人數相當少,對於這樣的評價,不免有一點疑慮。
民族情結
「韓戰」發生在「第二次世界大戰」與「越南戰爭」兩大事件之間,所以亦稱為「被遺忘的戰爭」。能有這樣的機會來回顧歷史極為關鍵的戰役,令人感到激動,相信韓國的觀眾,更能激起高昂的民族意識。
電影在講述任務的經過時,充滿著屏息的緊張感與憤慨的情緒,成功地呈現出在戰場上,生死一瞬間的匪諜交鋒。讓我們透過這部電影,深刻地認識在這場戰役中被遺忘的英雄們,不論真實的諜報過程是否如電影般的戲劇化與緊湊,他們守護家園的情操,都是值得我們尊敬與動容的。
缺乏醞釀的節奏
筆者認為整部片最關鍵的遺憾,在於段落之間的醞釀明顯不足,幾次的場景轉換,上一幕的情緒還未處理完,就緊接著帶入到下一個章節,在節奏的掌控上稍嫌詬病。另外在角色的交代上,也沒有令人感動的明確動機,幾幕過簡的帶過,無法讓觀眾投入於角色的內心波動。
矯揉造作的英雄主義
雖然電影本身就是在描述被遺忘的無名英雄,但在麥克阿瑟所率領的美軍加持下,英雄主義的形態似乎太過突顯,更別說這次找來的是地表「最強老爸」來飾演五星上將。人物動機的敘述不明確,令人感覺行動之盲目,再加上劇情不時穿插著美軍的矯情表現,使這部片陷入矛盾的評價。
反共?反戰?
「仁川登陸作戰」為了作戰成功,韓國海軍諜報部隊誓死潛入到被朝鮮軍隊占領的仁川,搜集情報。這裡將會帶出一個引人思索的議題,電影是屬於反戰電影還是反共電影。
電影描寫戰爭的角度是一個關鍵,尤其人物的刻畫最為明顯。包括張學秀在內的KLO諜報部隊相對較人性化,而林桂鎮及其他朝鮮軍人,為了貫徹共產主義理念,只要檔在革命的道路上,不論是誰,甚至親人都可以毫不留情。
「理濃於血」是對還是錯?這種形象刻畫與韓戰時期複雜的國際關係及歷史背景的忽視,使電影對於反戰或反共的模糊傳達與黑白兩面的一概而論頗為相似。
總結
筆者認為這是一部非常可惜的電影,將聯合軍司令部的形象過度英雄化,導致民族主義的悲壯情緒顯得俗氣。真心認為可以將絕大部分的內容,用來更細膩地描述X-Ray任務的動機、人物刻畫及戰爭下人性矛盾。甚至麥克阿瑟可以不用現身,不但避免沒必要的英雄化,還可以保有一定的神秘感。
立場的模糊傳達也是另一項疑慮,是強調韓國與朝鮮軍隊的交戰,還是民主與共和的對立?不管如何,比起分辨善惡,電影可以更注重刻畫了對年輕士兵死亡的惋惜之情。
撇除上述的觀點,電影確實啟發了對於民族的團結意識,與歷史事件的重視;透過歷史洪流的觀察、學習過去的經驗與知識,來藉此思考與討論我們所處的當下與未來。
故事劇情:5
氣氛營造:7
演技表現:7
題材鮮度: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