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73 篇文章
如果施予希望,就註定背負對等的絕望,這就是魔法少女的命運…我真是個笨蛋。
《魔法少女小圓》Miki Sayaka

影評 從年輕世代角度來看的吳宇森風格入手之作-《追捕》

2017-11-25 00:26:29


 

評分:7/10

 

 

隨著片尾的卡司名單開始跑,筆者我突然覺得吳宇森是不是太急於把自己過去觀眾熟悉的元素介紹給年輕世代,從而導致作品最終表現只剩下娛樂場面合格,但過往熟悉的演員角色塑造以及簡單劇情之中的人味可以說是蕩然無存。上一次碰到吳宇森淡化自己慣用風格只突出單一強項的作品這個創作方式,是在《終極標靶》的口碑票房雙輸之後所創作的《斷箭》出現這種狀況(淡化暴力風格,轉而把約翰屈伏塔塑造成周潤發的韻味)。

 

而這次《追捕》除了多數主要角色被塑造成周潤發的韻味(張涵予、福山雅治、河智苑),動作場面來說,毫無疑問是吳宇森借鏡了過往作品的元素在規模縮小之下的一次嘗試(考慮到在日本當地拍片的規則限制所不得不調整拍片方式的妥協)。無論是借鏡自《變臉》快艇追逐所變形的水上摩托車追逐;幾幕槍戰橋段參考自過去《喋血雙雄》、《辣手神探(鎗神)》甚至是《終極標靶》的元素,乃至於在水霧中的逃脫是取材自《辣手神探(鎗神)》的概念…等,《追捕》在場面的營造上,從吳宇森影迷的角度來看,完全就是足以勾起不少過去港片集體回憶的遊戲之作。

 

對!筆者我用「遊戲之作」來形容這次吳宇森拍攝《追捕》所表現出來的成果。相較於《終極標靶》是基於對於歐美電影的觀眾口味不熟悉,導致強烈的作者元素造成觀眾對於港片風格強烈的美國片適應不良,《追捕》與其說是一部給予觀眾濃厚的日式電影色彩之作品(考慮到確實是根據日本小說改編,而且也確實早已經有一部同名日本改編電影的前提),筆者更寧可相信真的誠如片商宣傳所言,是受制於日本當地對於槍戰動作題材拍攝的限制,從而導致作品最終呈現的動作橋段並沒能如同過往吳宇森作品的狂放感一般,只能折衷採取規模相對較小的方式去設法引起影迷對於過去熟悉元素的回憶。

 

在這前提之下,反而導致了作品本身過於著重在動作場面受制於製作限制的情勢,從而很難讓觀眾忽略掉作品劇本完成度不高的情況。或是更正確地說,只是存在概念的腳本,執行上更像是過去拍攝《縱橫四海》那樣的隨興感(也因此在劇本架構鬆散的問題更明顯的在過度風格賣弄之下被凸顯出來)。而這也凸顯出演員表現似乎自由發揮的比例很高,也致使幾位主演的演出上更突出了劇本在角色塑造上面真正意義被突出人物性格特質的演員,也只剩下福山雅治與櫻庭奈奈美這對搭檔維持了吳宇森對於人物塑造的一貫水準。至於部分好評的殺手姊妹檔,同樣是吳宇森在改編重拍的劇本設計了新角色引導故事,我想《英雄本色》的小馬哥這個成功經典案例似乎也成了吳宇森無法拋開的包袱,更別提角色突破了。

 

至此,總結看完全片的感想,從一個追捕緝凶題材作品來說,吳宇森很努力地嘗試在劇本完成度明顯不高的狀況下融入不同的元素,同時再次的嘗試在不同國家的製片文化裡頭套用過去塑造周潤發的成功經驗(儘管我看福山雅治其實是被塑造成了李修賢),並且在製作條件限制的狀況之中努力把自己之於觀眾的熟悉元素放回一部時裝動作片之中。即使筆者覺得吳宇森這次回歸熟悉題材的創作結果之改進空間仍然是存在,但就當作鴿子出現的方式比起畫面需求的美感安排多了些合理性這一點的改進,姑且稍微保持一點善意的評價,也希望吳宇森下一部作品能做到真正意義的回歸屬於個人特色的東西。

 

畢竟…你是吳宇森,不是柴克史奈德…


電影爽度:7
故事劇情:6
氣氛營造:6
演技表現:8
題材鮮度:6

槍戰 鴿子滿天飛 熟口熟面的動作場面

留言
或您可以完整的文章回應 點此回文

電影相關文章


院線話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