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D
5 篇文章
我不能選擇怎麼生,怎麼死,但我能決定怎麼愛,怎麼活,這是我要的自由,我的黃金時代。
黃金時代

影評 [RED]1987:黎明到來的那一天----台灣人,你也能衝出自己的黑暗

2018-01-16 13:09:04


因幕迷的機會而有幸觀賞1月9號樂聲800人大廳的試映場,而寫作本篇影評。本篇文章先簡單進行不太影響觀影的微雷簡評,設置雷線以後再做包含劇情的整體討論。而在近期的影評、觀眾圈常看到對韓國電影和台灣電影在題材的發展比較,我也會以個人觀點在文末抒發一點意見。

----------------以下微雷----------------

繼「我只是個計程車司機(以下簡稱《計程車》)」之後,韓國再度推出民主運動的歷史改編電影,描述在光州事件七年後,「六月民主運動」的發生背景。

即使在電影開始前便以字幕說明,內容為了戲劇因素而不完全符合史實,「1987:黎明到來的那一天(以下簡稱《1987》)」的最大目的卻是為觀眾窺見歷史事件的全貌。不同於《計程車》以旁觀角色目睹暴力而起身援助的單一視角,《1987》的主角不是任何人物,而是編導試圖藉眾多人物完整勾勒的「事件」。除了一個虛構角色,所有人物都是真實人物、真名公開,如果作為台灣人的你曾思考過轉型正義,那這部電影是韓國人對轉型正義最有勇氣的嘗試。

本片再度展示了成功的韓國商業電影方程式:敘說事件部份流暢紮實,渲染情感部份刻意放慢而大規模的情緒催化。而為了迅速流暢的勾勒這場運動,出場的人物眾多,起初很容易弄混,但劇本建立的角色都十分鮮明,外加眾演員表現傑出,很快便能適應故事。

從電影名稱「黎明到來的那一天」,我們可以想像,電影主要描寫的顯然不會是運動的成功,而是在歷經長時間的黑暗以後,終於在地平線迸發的一點曙光,而這道曙光,發生在1987年。在這樣的黑暗、這樣的時代裡,那份追求也令台灣人的我有所共感。

1987年是什麼年份?正好是台灣解嚴的那年。

 

==========以下有雷==========

 

電影描述的時間和背景正好都和台灣的歷史環境有所相似,那是南韓的戒嚴時代,因南北韓的關係緊張,國家給予匪諜搜查處龐大的權力,讓他們在偵訊過程當中苛刻而暴力。大學生朴鍾哲便在這樣的過程當中被以水刑溺死。

匪諜搜查處一開始認為這只是小事(更顯得他們平日多麼草菅人命),打算如往常的低調掩蓋事實。可隨著檢察官、記者、運動者、甚至運動者的家人一步步的向民眾揭發事件真相,韓國人民的怒火被點燃,最後引發了這場「六月民主運動」。

 

作為商業電影,本片顯然添加了許多戲劇元素,包含緊張的追逐、神奇的巧合等等,但令我驚喜的是,不同於許多商業片的畫面經常是直來直往的給予刺激,本片導演其實很勇於嘗試在畫面當中給予更風格化的拍攝手法,包含在教堂的躲藏、在水中溺斃和最後妍熙走進人群的收尾,其渲染情感的手段不再僅限於壯大的場面和催情的音樂,而是盡可能的令視覺豐富,在這方面能既使觀眾被畫面打動,又不讓電影顯得過度煽情。

 

正如前面所提及:這是一部敘事流暢紮實,情感渲染強烈的電影。

個人認為,幾部這樣節奏的韓國電影之所以能打動人,便是先運用快速流暢的節奏,讓觀眾的腦袋必須隨時跟著劇情運轉,無法放空,而後便能隨著人物/事件進入導演說故事的觀點,接著在高潮時刻最大化的加強情緒展現,讓原本已經成功激化的大腦運轉能量完全都移轉到情緒上面。就觀影來說,大多數的電影,是要讓觀眾看見角色的思考、同理角色、讓你了解他做選擇的原因。可具有強烈煽情元素的幾部韓國電影如「屍速列車」、《計程車》和本部,都像是一部立論於「說服觀眾」的電影,他幾乎要讓觀眾相信,即使你是主角,你也會這麼做,你只有這個選擇,你一定要完成這件事。如此的意圖在「1987」這樣一部描寫民主運動的電影當然特別明顯,特別是編導在大事件當中安插了這麼一個和你我一樣,站在事件之外,而隨電影發展而走入事件的虛構角色:妍熙。

 

中段才出場的妍熙,其角色在具有真實性的整起歷史事件當中顯得有些虛幻。正因她的定位被設計的太過精巧,明明是作為劇情之間最重要的連接點,卻反而暴露真偽劇情當中的裂痕。她就像是《計程車》片中的主角,由排斥運動、目睹運動、進而實際的援助運動。不過電影給予妍熙的層次轉變更為豐富:在《計程車》片中描繪運動者,其目的在於強化國家暴力的無理,進而激化主角幫助記者的勇氣。《計程車》想讓敘事、角色更加單純,而基於角色的單一視角,運動訴求的描寫則幾乎不存在。但在《1987》中,妍熙同樣目睹了國家的暴力,同樣歷經了害怕且無助的過程,但呼喚她起身的,不只是暴力,更是看著理想者不斷傳達的「願景」。看著現實和理想對照,看著心愛的人接連受難,他了解到受國家迫害不只是報紙上的事件,它影響的是身邊每個平平凡凡的普通人。

 

因此,加入妍熙的角色雖然讓歷史故事的真實度減低,但其視角卻是編導最想展現給觀眾的。正如前言,這是一部「說服性」的電影,他想說服你起身,想說服身在2018年的你也為1987年的事件站出來,和這群角色們一起打倒現實。

 

不僅如此,真正說服人的不只是劇情煽動的情感而已,更說服你的,是電影的真實性,「這是真的」。除了妍熙以外,所有人物的名字、身分都是真的。如果台灣人還是不懂「轉型正義」是什麼,繼德國之後,韓國也成為了一個值得效法的典範國家。近年來的電影,不論是性暴力、南北韓的政治現實、甚至導演自己的緋聞,韓國人敢於碰觸的題材充滿了勇氣。儘管如此,轉型正義如何正確的執行確實是值得思考的議題,台灣人害怕的「撕裂族群」並非毫無道理。用電影陳述故事,這就是真正的正義嗎?故事裡頭那些行跡惡劣的人物,他們的後代和他們的家人會不會再次受到影響呢?也許值得我們觀察。

 

若站在思想的角度,電影對角色所追求的民主立論其實並不深入,我們看到的只是一個模糊的輪廓:「獨裁的黑暗」希望尋求「民主的光明」以獲得解脫。這是電影為了更高潮迭起的劇情而迴避的嚴肅面相,他著重描寫了包含檢察官、記者等各個角色所抱持的正義和理想,並讓運動者的政治信仰變得理所當然,讓執著的抱負與信念突破黑暗。

 

這場運動後來成功了(也因著奧運會給予韓國的壓力),台灣也恰巧在那年解嚴了。而後台韓的社會體制都迅速的發展,成為今日的樣貌。但社會的黑暗解決了嗎?獨裁不存在了嗎?如果你也被妍熙的處境所說服,去對抗那個比當今世界更可怕的暴力,那當活在現世的我們看見黑暗時,是不是也該勇敢的尋找黎明曙光?

 

==========影評結束==========

 

最近的觀眾在看到令人驚豔的韓國電影後,經常會反過來檢討台灣,為什麼我們還拍不出這些作品。

 

是的,我們的歷史當然不缺《1987》這樣的題材,如果有人願意拍攝,那肯定很精采,很叫人振奮。但為何拍不出來?

許多人直接給予了一個答案:台灣人還不敢面對那段歷史。

 

是這樣嗎?

事實上,直視問題的電影在台灣越來越蓬勃了:日常對話、血觀音、大佛普拉斯。綜觀來看,描寫過去時代壓迫的電影自台灣新電影時期就有代表作:如悲情城市、牿嶺街少年殺人事件。沒錯,我們沒有拍出如《1987》這樣果敢紀實政治的電影,但也許台灣的藝術家切入問題的角度就是不同,也許有能力拍攝這種電影的人才還不存在。我們當然沒有必要走一樣的文化路徑。正如趙得胤領取金馬獎時所說,「台灣是唯一能讓勵志故事發生的地方。」想當然,韓國人也不可能拍出另一部「大佛普拉斯」。

 

可若要說,相對於韓國,台灣的電影迴避了許多重要問題?我同意。好比我們的電影至今還沒有直截了當的切入過兩岸問題。但我想,出現什麼樣的電影,同樣是屬於一種文化現象。這社會的言談可能是悲觀的、樂觀的,這社會可能有不可直言的恐懼,這些文化細節,對電影的呈現是十分重要的。

如果當今的台灣電影環境還無法允許我們製作,那就別拍,又或者,那就繼續找所有你能拍攝的方式來挑戰社會。

看看中國,中國的電影能拍的電影理當比我們更受限,可當今的中國獨立電影、紀錄片,可不是累積了好大一股創作能量在挑戰社會?那可也是特定時空下潛積已久的文化資本。

 

所以,我的想法是:

韓國的文化能夠輸出,這項進步早已遠遠超乎我們的能力,K-pop成功傳至全世界,連Emma Stone上節目都說K-pop是會讓人上癮的。他們的文化散播方式我們幾乎無法複製。

相對的,現今的台灣影人,能拍出什麼樣的電影,那是我們社會的整體文化。如果電影世界對議題有責任,那是整個社會的責任。我們可以鼓勵影人勇於突破,我們可以期待有藝術家看的更高、望的更遠,但此時此刻產出了什麼樣的電影,直接代表了這世代的人所關心、所談論的事,它是這個時代的思想刻劃。我們也許可以期待某天我們有更為正義的電影,可社會要進步,不是單單電影人的責任。

正好相反,電影是項和文化環環相扣的群體創作,它是會隨著社會進步的。而台灣社會的發聲權與自由,是我們每個人的責任。

 

看看今日的台灣電影吧!他們的長相是我們共享的文化樣貌。

期待明天的台灣電影,願黎明到來之前,我們能衝出自己的黑暗。


電影爽度:8
故事劇情:8
氣氛營造:9
演技表現:8
題材鮮度:9

六月民主運動 韓國電影 黎明 戒嚴 台灣電影 河正宇 when the day comes

留言
或您可以完整的文章回應 點此回文

電影相關文章


院線話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