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 篇文章

影評 從《分居風暴》看善與惡

2019-06-20 21:50:09


「古典悲劇往往側重善與惡的戰爭,我們總希望良善勝利,邪惡挫敗;但是現代社會的悲劇卻是善與善的戰爭,不論那一方得勝,都是令人碎心的結果。」

導演阿斯哈·法哈蒂的這番話,為整部片的中心思想下了很好的註解,究竟,什麼是善,什麼是惡?

 

       

『伊朗式「羅生門」』

       在分居風暴裡,沒有絕對的真相,看不清所有事情的真實樣貌,每個角色都或多或少為了自己、或為親朋好友的利益而說出帶有謊言的話,整部片的劇情峰迴路轉,但和《羅生門》不同的是,這部片摻入了更多的人性、社會規範、宗教教義、司法規範等等議題。

 

『善與惡的拉扯?善與善的戰爭?』

       電影裡,善與惡總是二元般的對立,觀眾渴望看到善惡分明的角色,蝙蝠俠與小丑、哈利波特與佛地魔,人們渴望在電影中看到邪不勝正的情節,這種對電影情節的期待在近年超級英雄大片身上更為明顯;但在現實生活中,善與惡真的是在極端的兩點嗎?兩者間的分界明顯嗎?導演用這部貼近現實的片,重現了每個人生活中時時上演的—善與善的紛爭。紛亂的情節、對白、謊言,背後的目的及原因並不是簡單的對與錯,父親納德、母親希敏、幫傭羅芝、幫傭丈夫,四個人為了自己、為了彼此、為了家人,每個人都以善為名說謊、以善為名包裝惡行為,在這樣的情境下,為了生活、為了信仰、為了利益、為了自己,一個個難解的題目讓他們產生了無數爭吵,我們這些觀眾也同樣無法理出一個最好的答案,甚至說不出四個角色誰是好人誰是壞人,這一秒是楚楚可憐的被迫害者,下一秒就翻身一變成為可惡的加害者。這一切其實就在我們身邊天天發生,很多時候,生活沒有絕對的善惡,只有不同的切入角度、不同的觀點。

 

『家庭與社會』

       片中,除了不斷爭吵的父母,這家庭裡還有女孩譚雅和一名年邁罹患阿茲海默症的老祖父,這樣的安排其實也讓我們看到了家庭及社會中存在的結構性問題:老人與小孩這兩個相對較無獨自生活能力的族群,得倚賴壯年族群方能生活。老人安養及疾病問題在現今社會裡已是一個全球且普遍性的問題,高齡化的人口結構加速了這一問題,無法打理自我生活的老人在生活中實質影響了自己的子女,如何在成為累贅之前找到生活的平衡,是整個家庭乃至於整個社會的當務之急。除了安養問題,疾病也是一大問題,從三高、心臟病、骨質疏鬆、到阿茲海默,這樣的疾病問題其實都不適合在家繼續原本的家庭模式,不專業的居家照護反而更會加速疾病的嚴重度,更好、更完善的福利制度、照護政策、高齡園區才能解決這結構性的問題。影片中的小女孩則突顯了社會對小孩的存在的普遍忽視,總是慣性的將小孩視為「不懂事」、「不了解」、「思慮不周全」、「聽不懂看不懂」的存在,但事實上,尤其在現今資訊爆炸、資訊流通快速方便的時代,小孩變得越來越早熟、越來越早社會化,過去那總將小孩視為「無自主正確思辨能力者」的想法早已不合時宜,就像譚雅一樣,對事情觀察透徹,有自己的見解,雙眼看透了父親的謊言(小孩在電影中普遍有著無聲的,但是卻能看透全局的特殊符號意象),因而被困在親情的牢籠裡,在父母之間的爭吵夾縫中辛苦的生活,既知道父親說謊,卻也因不願父母分開而始終留在父親身邊,在電影的片尾,導演把她對父母做出的選擇留給觀眾細想,這樣開放式的結局看在我眼裡,卻總覺得導演想表達這題在現在還是無解的結構性問題。而再放大點格局看,女孩就意謂著未來的伊朗年輕族群,他們在未來或將繼續面對這種無解的難題,掙扎著找出前進的方向。

 

     「鏡頭語言」

 

       開場的鏡頭就非常吸引我,透過法官的主觀視點,畫面裡就是一對夫妻爭著著,讓觀眾開門見山地看見主題,再細想這顆鏡頭在拍攝時其實是夫妻面對著攝影機器而不是真實的司法人員,原來更可解讀成用「機器」來比擬諷刺國家司法體系,讓人會心一笑。整部片更驚奇的沒有背景配樂,所有的背景都是鏡頭內外的大小聲音:對話、嘈雜人聲、場景環境音等,這樣的紀錄片手法在在凸顯了劇情的成功塑造張力不使人感到焦躁無趣,也讓整部片有著濃厚的寫實風格。導演擅長使用長鏡頭來推動情緒,最後片尾三分鐘的長鏡頭,嘈雜且讓觀眾不知所云的內容,就昭示著兩位父母和觀眾一般不知所措,兩人的情緒也和長鏡頭一般,是無法被切斷後分段一一檢視、一一釐清、一一解決。

 


電影爽度:8
故事劇情:10
氣氛營造:9
演技表現:8
題材鮮度:9

善惡

留言
或您可以完整的文章回應 點此回文

電影相關文章


院線話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