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XY
423 篇文章
if you don't stand for something you'll fall for anything.
Sucker Punch 殺客同萌

解析 守護者(Watchmen) 片頭(Opening Credit)解析

2015-05-07 03:37:26


 守護者(Watchmen)片頭Credit過場片段:

Watchmen opening from Sara Goes on Vimeo.

 

Youtube版本:

 

【守護者】(Watchmen)一片,一直是個人相當喜愛的電影作品,不論是導演柴克史奈德的導片風格、原著繪本小說的故事內容,或者是電影編劇的改編,講述凡人英雄與現實生活的殘酷,以及詭譎的美蘇冷戰時期國際氣氛、政治與人性的醜陋等核心價值,都相當精采有趣。

 

其中最讓我讚嘆的,絕對是電影開頭演職人員名單時的過場片段,利用慢動作的類子彈時間,呈現立體畫的影像,完全將觀眾拉進了【守護者】所搭建的故事舞台。當中以真實的美國近代史為基礎,並根據原著的世界觀加以添油加醋,還參考了許多有名的攝影作品,在電影的氣氛營造以及劇本編排上,實在是相當巧妙並帶有趣味之處。若了解每段畫面的意義為何,相信對【守護者】這部電影,會有更深一層的認識。

 

以下為各個片段的整理:

 

1. 第一代夜梟(Nite Owl)揍了搶劫犯一拳

(圖片來源:華納兄弟娛樂公司) 

這個故事的場景,仔細看的話可以看到畫面右側的夜梟背後有很多電影海報。事實上是蝙蝠俠的最初始封面(也就是最一開始的漫畫本)。在畫面的左側就是一對夫婦和一位老管家,正要走出戲院的門口。暗示了這一對夫婦,其實就是蝙蝠俠布魯斯韋恩的父母,而老管家就是阿福。

在右側的牆壁上,貼有蝙蝠俠第一集的封面海報,日前這個經典海報在拍賣會上標售,最終以107萬5千元美金成交

(圖片來源:DC Comic)

 

相信各位朋友對於蝙蝠俠的故事不陌生,童年時的布魯斯韋恩,在一次玩耍意外中跌入了蝙蝠洞穴,從此對於蝙蝠有著心理的陰霾。他的父母有一次帶著他去看一場戲時,因受不了演員表現蝙蝠的肢體表演,而要求父母帶他出去戲院外透氣。結果遇到了搶劫犯,父母因此遭到槍殺,造就了日後的布魯斯韋恩成為蝙蝠俠。

 

其實這個片段是在KUSO這段故事,由於第一代夜梟的阻止,導致了這名原本要去槍殺布魯斯韋恩父母的搶劫犯未得逞,說明了在當時沒有蝙蝠俠的產生。有趣的是,在【守護者】原著中的世界裡,確實是有一本蝙蝠俠的漫畫,只不過現實世界就有超級英雄了,民眾對於漫畫裡的蝙蝠俠一點興趣也沒有,所以賣的很差。反而是一本名為【黑船傳奇】(Tales of the Black Freighter)的海盜主題漫畫熱賣。

【黑船傳奇】(Tales of the Black Freighter)的動畫版,收錄在【守護者】DVD版本中

(圖片來源:華納兄弟娛樂公司)

 

【黑船傳奇】這本在原著中虛構的漫畫,後來在推出的DVD當中收錄了導演柴克史奈德製成的獨立動畫,另外在導演加長版中也將這個動畫與電影穿插剪輯。最有趣的是,【黑船傳奇】的故事,事實上是在隱射故事中變臉羅夏(Rorschach)以及智謀者(Ozymandias)間的競爭關係,只能說原著的編劇相當巧妙且高超,實在不虧是時代雜誌百大英文小說之頭銜啊!

 

 

2. 第一代靈絲(Silk Spectre)上了報紙,並與警察合照

 

(圖片來源:華納兄弟娛樂公司) 

第一代靈絲本名為莎麗朱比特,設定為早期30~40年代的英雄形象代言人,將超級英雄作為演藝事業經營。實際的歷史上,30年代國際正處於第一次世界大戰後的經濟大蕭條,從1929年末開始,股市開始下跌,演變為嚴重的華爾街股災,許多人一夕之間破產,美國的失業率飆升到25%,因此層出不窮的犯罪事件開始發生。在這樣的時代背景之下,當年黑道猖狂,警察甚至被黑白道買通,被視為歷史上最黑暗的不公不正年代。而我們在這個片段中看見第一代靈絲手上拿的報紙頭條標題為「犯罪世界終結!靈絲!」同時登載了罪犯被捕的照片,表示在電影的世界觀眾,因為有了這些超級英雄,美國的秩序得以維持。

 

值得注意的是,站在第一代靈絲的左手方,那位警察偷喵第一代靈絲的胸部,表情相當有趣。而這位好色之徒也在後來的片段中得知,成為了第一代靈絲的丈夫。而後面幾位警察的組合,似乎是在暗示知名電影【鐵面無私】(Untouchable)這部1987年的警匪片。【鐵面無私】的時代背景設定在1930年代的芝加哥,當年黑幫首領艾爾卡彭走私酒類,藐視公權力的行為相當猖狂,主角四人組成了特殊小組阻止非法行動,依照當年的創新拍攝手法,電影可說是相當精彩,而當中飾演老員警的史恩康納萊,也因此得到了當年奧斯卡最佳男配角。

【鐵面無私】電影海報 (圖片來源:派拉蒙影視公司)

 

 

3. 笑匠(The Comedian)逮到了搶劫銀行的搶匪

 

(圖片來源:華納兄弟娛樂公司) 

笑匠本名為愛德華布雷克,設定為一位跨越兩代超級英雄團體的資深超級英雄。原著的人物設定是以查爾斯漫畫公司旗下的「和平製造者」(Peacemaker)以及漫威漫畫中的神盾局「尼克福瑞」局長(Nick Fury)兩者形象結合,兼具力量、放冷箭且玩世不恭的個性。他憤世忌俗、崇尚虛無主義的人格特質,在電影中探討超級英雄哲理的片段,並加深了整部電影在劇情方面的深度。

 

由這以上三段的片段我們可以知道,在故事的世界觀上,這群見義勇為、維持社會秩序的裝扮英雄,不論是形象或者行為,民眾都是相當歡迎樂見的。同時,在這樣的時代背景之下,裝扮英雄也成為了美國文化的一部份。

 

 

4. 「義勇兵團」(Minutemen)在1940年成立!

 

(圖片來源:華納兄弟娛樂公司) 

Minutemen的名稱由來,源自於美國獨立戰爭期間,民兵在短短的幾分鐘之內便可集結完成,因此得名。在一般的字典上,Minutemen也可以直接被稱作為民兵。而這個名稱在原著故事中也取的相當巧妙,不但與故事主標題Watchmen的Watch這個「時鐘」、「監視」雙關語呼應,同時也與故事中不斷提及的末日鐘(Doomsday Clock)的意象作結合。

 

「義勇兵團」這個電影畫面,事實上是完全按照原著漫畫的場景拍攝。其成員由畫面左至右,分別為:

 

(1)   剪影美人(The Silhouette):本名為烏蘇拉讚特(Ursula Zandt),電影中由阿波羅尼亞邦歐瓦(Apollonia Vanova)飾演。

(2)   天蛾人(Mothman):本名為拜倫路易斯(Byron Lewis),電影中由尼爾麥特(Niall Matter)飾演。

(3)   美鈔人(Dollar Bill)本名為威廉班傑明比爾布雷迪(William Benjamin "Bill" Brady),電影中由丹潘恩(Dan Payne)飾演

(4)   第一代夜梟(Nite Owl):本名為哈里斯曼森(Hollis Mason),電影中由克林特卡爾頓(Clint Carleton)飾演年輕時的第一代夜梟。即為一開始揍了搶劫犯一拳的第一代夜梟。

(5)   都會隊長(Captain Metropolis):本名為尼爾森奈利加德納(Nelson “Nelly” Gardner),電影中由達里爾史赫拉(Darryl Scheelar)飾演。

(6)   笑匠(The Comedian),即為前一個抓住搶劫犯畫面的笑匠。

(7)   第一代靈絲(Silk Spectre),即為前一個與警察合照畫面的靈絲。

(8)   正義蒙面(Hooded Justice):本名不詳,在電影中由格倫恩尼斯(Glenn Ennis)飾演。

 

原著中所呈現的「義勇兵團」合照 (圖片來源:DC Comic) 

 

每位「義勇兵團」成員的下場,電影中都有交代,唯獨「正義蒙面」沒有被提及,僅在後續阻止強姦事件中出現。原因在於,原著中的「正義蒙面」最後是失蹤消失,沒人知道他去了哪裡。在原著中特別穿插了第一代夜梟的專文「蒙面之下」(Under the Hood),他認為「正義蒙面」可能是一位馬戲團裡的俄國籍大力士,有鑑於當年仇視共產黨的社會風氣,「正義蒙面」的行事非常低調。而這位大力士最後莫名其妙的離奇死亡,正好是「正義蒙面」消失的時間,兩者的巧合讓第一代夜梟合理的推測,兩者應為同一人。另外,在專文中也提到,這位大力士可能是位同性戀者,因此在電影中「正義蒙面」阻止「笑匠」強姦「第一代靈絲」的片段中,「正義蒙面」毆打「笑匠」時,「笑匠」故意說了一句:「怎樣?!這樣打我,你很興奮是嗎?」

 

 

5. 美軍在日本廣島投下原子彈

 

(圖片來源:華納兄弟娛樂公司) 

從電影畫面中街廓與地貌的推測,應為美軍在日本投下的第一顆原子彈地點—日本的廣島。而畫面帶到投彈的B-29超級堡壘轟炸機,側面的塗鴉則是第一代靈絲。

 

在實際的歷史上,二次世界大戰末期,日本縱使在盟軍不斷的本土轟炸,彈糧源絕的情況下,仍在作最後的困獸之鬥,不願對盟軍投降。美國因此使用在日本時間1945年8月6日上午8點15分,投下了人類史上第一顆原子彈,開啟了人類核子時代。這顆代號為「小男孩」的原子彈,在廣島爆炸後,造成十萬個靈魂瞬間消逝,而B-29上的紀錄攝影機也應強光影響故障,而無法留下爆炸時第一手影像,電影重現這樣的場景,可說是還原了當年的慘況。而日本後因美軍在三天後長崎投下第二顆原子彈後,宣布無條件投降,二次世界大戰正式結束。

廣島原爆後的景象 (圖片來源: 廣島和平紀念館)

 

 

6. 日本無條件投降,第二次世界大戰結束

 

(圖片來源:華納兄弟娛樂公司) 

鏡頭從報紙上登載日本無條件投降,並將場景拉到紐約時代廣場正慶祝第二次世界大戰結束,美國戰勝。「義勇兵團」的成員:「剪影美人」上前單手擁吻了一名護士,這個畫面就是非常有名的攝影作品—「終戰之吻」(V-J Day Kissing)的構圖。這張照片實際上是在1945年8月14日所拍攝,攝影師阿爾佛雷德在慶祝二戰結束的紐約街頭上,偶然捕捉到一名美國海軍水手擁吻護士的畫面。後被美國「生活」雜誌所採用,登載在封面上,成為家喻戶曉的經典之作。有趣的是,這張照片一登出,當中的女主角是一名名為伊迪絲的護士,當年27歲的他與這位素昧平生的水兵,連名字也不知道,就這樣將這個祕密隱藏在心中。直到2005年8月11日,這張攝影作品又再度被挖出來討論,而紐約時代廣場特別在這個二戰終戰60周年的當天,將「終戰之吻」製成雕像展出,揭幕當天男女主角才真的當面相聚。男主角是一名來自美國羅德島的喬治,揭幕當年82歲的他回憶,當時他和同袍喝完酒,有點醉,和大家一樣慶祝二戰勝利,沒想這麼多就這樣拉了個女孩親了下去。

原版的「終戰之吻」(V-J Day Kissing)照片

(圖片來源: New York Time)

 

回到電影,這個片段另外一個有趣之處,在於「剪影美人」的背後,走來了一位美國海軍水兵,也許他就是實際上的喬治,只是在電影的世界裡,被「剪影美人」搶先了吻護士的機會。

 

 

7. 美鈔人意外去世

 

(圖片來源:華納兄弟娛樂公司) 

電影與原著的設定相同,美鈔人在一次阻止犯罪的過程中,因為披風過長的關係,不小心被旋轉門夾死,成為第一位「義勇兵團」往生的成員。

 

旋轉門實際上也算是一種美國文化的產物,19世紀末期,一名擔任波士頓小賓館門房的賽都柏利斯,因為在冬天寒冷的天氣開開關關賓館大門,常常冷熱無常而感冒。他辭掉了門房工作,後來到了一家銀行上班,卻因為銀行門口的施工聲響而影響了工作情緒。心煩意亂的他與哥哥討論之後,從事門窗買賣的哥哥凡坎尼爾靈機一動,想到遊樂園中的迷宮入口只進不出的道理,便發明了這種「永遠開啟卻又永遠關閉」的旋轉門。旋轉門在冷熱溫差大的環境,可減少室內空調的逸散,又可阻隔外在環境對室內的噪音影響,對美國大都市大樓林立的環境,可說是相當傑出的發明。

 

 

8. 第一代靈絲退休

(圖片來源:華納兄弟娛樂公司)  

這個畫面,就是15世紀文藝復興大師達文西「最後的晚餐」的構圖。在正中央的位置,就是懷了孕的第一代靈絲,肚子裡就是第二代靈絲。值得注意的是,在第一代靈絲的左手邊,用手指著自己的人,便是第一代靈絲的丈夫,似乎就在問「妳肚子裡的小孩到底是不是我的?」而電影在後期也會解釋道,實際上第二代靈絲的父親其實另有其人。而另外,在餐桌上的成員都是「義勇兵團」,而在畫面的左方,我們可以看到「剪影美人」與他在「終戰之吻」中認識的護士開始交往。值得注意的是,在當年風氣保守的美國社會,女同性戀者是不被一般社會大眾所接受的。

「最後的晚餐」原作

 

 

9. 天蛾人被強制帶上精神病院的救護車

 

(圖片來源:華納兄弟娛樂公司)  

在原著中,天蛾人在「義勇兵團」中後期,確實出現了老年失智的症狀,不但說話不清不楚,記憶力也相當不好。後因被指控有精神疾病,情緒不穩定,因此被強制送往精神病院,度過餘生。

 

 

10. 剪影美人與女護士被殺

 

(圖片來源:華納兄弟娛樂公司)  

剪影美人與女護士在家中床上被殺,牆上寫著Lesbian Whores「蕾絲邊蕩婦」的字樣。當時在美國,同性戀的議題正被熱烈的討論,而有些人被視為一種行為的偏差。電影中透過變臉羅夏的日誌獨白,也有提到剪影美人的私生活放蕩不羈,加上上一個畫面中的天蛾人也被認定有精神病,人們開始對裝扮英雄產生質疑。

 

 

11. 蘇聯有原子彈!與變臉羅夏的悲慘童年

 

(圖片來源:華納兄弟娛樂公司)  

報紙上寫著蘇聯有原子彈(這裡報紙標題使用了原子彈Atomic Bomb,簡稱A-Bomb與一個炸彈A Bomb的雙關語),場景是變臉羅夏(Rorschach)小時候的家中。變臉羅夏的媽媽是個妓女,嫖客與他媽媽辦完事後,摸了摸他的頭,而在看報紙的嫖客也接著進去辦事。此時的時代背景,大概就是第二次世界大戰後,美國與蘇聯間的冷戰時期,雙方宣稱握有強大殺傷力的核子武器。

 

 

12. 曼哈頓博士的誕生

(圖片來源:華納兄弟娛樂公司)  

曼哈頓博士(Doctor Manhattan)和美國總統甘迺迪握手。曼哈頓博士實際上的創作靈感,來自於DC漫畫中的原子隊長(Captain Atom)。本名為強納森奧斯特曼的曼哈頓博士,在電影中清楚交代了他因為意外而成為真實世界中的超人,甚至超越人類達到神的境界。原著中,對於曼哈頓博士的童年成長歷程,以及他為何從一名立志繼承父親鐘錶事業的年輕師傅,轉變為研究物理科學的研究員,有非常詳盡的解說。甚至也交代了變臉羅夏的變臉面具布料、曼哈頓博士額頭上的標記和他的博士論文內容。

 

曼哈頓博士的電影特效製作過程 (圖片來源:華納兄弟娛樂公司)  

 

在這段畫面中,我們可以看到近代最受美國民眾愛戴的美國第35任總統約翰甘迺迪,以及在他身後穿著紅色的第一夫人賈姬甘迺迪。甘迺迪總統從1961年1月20日就職,直到1963年11月22日遇刺,短短的兩年任期期間的所作所為,對現在的美國可說是影響深遠。包括他試圖廢除聯邦儲備委員會、發動古巴的豬玀灣入侵、解決古巴飛彈危機、推動柏林圍牆的建立、與蘇聯間的太空競賽、越戰爆發與美國民權運動等。

美國第35任總統 約翰甘迺迪 (圖片來源:華納兄弟娛樂公司)  

 

 

13. 甘迺迪遇刺

 

(圖片來源:華納兄弟娛樂公司)  

承接上一段甘迺迪總統與曼哈頓博士握手畫面,馬上接到這個相當知名的歷史事件—甘迺迪總統遇刺案。這事件發生於1963年11月22日,甘迺迪前往德州的達拉斯市準備一連串的民主黨黨內連任競選募款活動以及彌合黨內同志的分歧。當日甘迺迪的空軍一號專機在達拉斯的拉菲爾德機場降落,在許多民眾夾道歡迎之下坐上林肯大陸的豪華敞篷車。基於安全考量,這輛敞篷車原本安裝有防彈罩,然而為了讓市民一睹第一夫人賈姬的風采,最後移除了這個保護。同時甘迺迪為了親近民眾,也拒絕了特工人員陪同坐車,而是與德州州長約翰康納利以及州長夫人納利康納利,與其夫人賈姬坐在敞篷車內。

 

12點整,甘迺迪的車隊以大約時速20公里的速度在達拉斯市內繞行,沿途許多民眾熱情揮舞國旗與德州州旗歡迎,甚至在路邊兩旁的大樓門窗都打開一睹總統的風采。同時也有反對政府的團體高舉抗議標語,進行示威活動,但整體而言,在過程中甘迺迪的車隊似乎按照原定計畫進行的相當順利。然而,在大約12點半,車隊行經德州教科書倉庫大樓的迪利廣場時,槍擊案發生。槍手從後方的大樓內開了第一槍,射中了甘迺迪的脖子,受了傷的甘迺迪用手摀住了自己的喉部,身體虛弱的向左側的賈姬傾斜後,緊接著致命的第二槍擊中甘迺迪的後腦勺,力量強大到甘迺迪的頭猛然往後仰,頓時鮮血、腦漿以及頭蓋骨碎片散落在敞篷車的後車廂蓋。坐在同一台車的康納利州長也被波及受傷,陪同的兩位夫人頓時驚慌失措,第一夫人賈姬甚至試圖爬上後車廂蓋,試圖逃出敞篷車,但被從後車奔跑上的特工人員克林特希爾制止,並蜷縮在後車座裡。

這段影片完整記錄了甘迺迪當天從機場到市區遇刺的車隊行經過程

 

這段驚悚的恐怖畫面,正好被迪利廣場上一名名叫亞伯拉罕的達拉斯市民,以家用8釐米攝影機拍下,也成為這段電影畫面的取材。電影中根據當時的遇刺畫面做了非常詳細的還原,彷彿當年甘迺迪遇刺真實上演。我們比對當時的8厘米攝影機畫面,與電影中的還原場景,包括草地上的人群、特工跑向甘迺迪坐車的過程、賈姬驚嚇爬上後車廂蓋的過程鉅細靡遺,令人驚艷。而在電影的鏡頭最後帶到真正的刺殺者,其實就是笑匠所為。

(慎入!)這段影片根據亞伯拉罕的8釐米攝影機,每格畫面分析,可以看到第二槍擊中甘迺迪的頭開了一個大洞

 

回顧歷史上,刺殺甘迺迪的兇手可說是世紀之謎。雖然在遇刺事件的80分鐘後,槍手馬上被達拉斯警方逮捕,但這名叫做李哈維奧斯華的槍手否認他就是這次事件的槍手。兩天後在警方移送奧斯華的過程中,奧斯華被一名叫做傑克魯比的人當場槍殺,並留下「我只是代罪羔羊」的遺言。而事後傑克魯比也立即被逮捕,但他只透露殺害奧斯華只是行刺甘迺迪行動的一部份,真正幕後的藏鏡人,真正的兇手也不了了之,成為20世紀的歷史懸案。另外,在事後的鑑識調查中,被認定是奧斯華使用的M91/38狙擊步槍,在事發現場後方的教科書大樓6樓被警方發現,並經彈道分析認定就是行兇的槍枝。然而,在車內的受傷的甘迺迪以及康納利州長兩人,彈孔路徑相當詭異,呈現非常不自然的轉彎路徑,被稱為歷史上有名的「魔術子彈」。有趣的是,在2014年上映的【X戰警:未來昔日】中解釋,這個子彈是因為受到萬磁王影響,導致路徑轉彎。總總詭異的事實,導致甘迺迪案情更加詭異,而出現了許多推測,包括「兩名槍手同樣地點開搶」以及「兩名槍手不同位置開槍」等不同假設,但到今日,事發當下恐怖的血霧畫面,已在美國民眾心中留下陰影,在現在的遇刺現場的馬路上,也刻上了白色十字以供民眾弔念。

甘迺迪遇刺的道路,現在畫有白色十字,供民眾弔念

 

 

14. 第二代靈絲目睹父母吵架

(圖片來源:華納兄弟娛樂公司)  

第二代靈絲在原著的設定為第一代靈絲的女兒,本名為蘿莉猶斯派契克(Laurie Juspeczyk)。在這段畫面中,靈絲目睹了父母吵架的過程,這段劇情事實上是參考了原著中的一段故事,讓蘿莉得知了自己的親生父親事實上另有其人。

 

另外,鏡頭最後停留到客廳的電視。電視放送的畫面,就是歷史上相當有名的越南「釋廣德法師自焚事件」。自焚事件的背景,為美國政府所扶植的南越政府與佛教徒間的緊張關係。因為南越政府總統吳廷琰信奉天主教,長期打壓迫害國內的佛教徒,引發了佛教徒危機。當中的導火線,為1963年5月8日在越南的順化發生8名越南平民被南越政府軍槍殺的「順化佛誕槍擊案」。案後,政府與佛教徒間的緊張關係持續維持半年之久,也導致南越政府政變以及吳廷琰被殺而倒台。「釋廣德法師自焚事件」發生於1963年6月11日,也就是順化槍擊案後的一個月後。他因不滿吳廷琰政府迫害佛教徒的政策,在西貢市區的潘廷逢與黎文悅大道的交叉口,即為柬埔寨大使館門口處自焚。他的助手直接以五加侖的汽油倒在盤腿而坐的釋德廣身上,並點火冒出熊熊火焰及黑煙,大約十分鐘後,念著佛經的釋德廣已成為焦黑的屍體倒在街上,一旁的和尚脫下身上的黃色罩袍將他蓋住,並試圖放進棺木之中。詭異的是,焦黑的屍體四肢盡然無法彎曲,仍然是盤腿而坐的姿勢,最後送回了西貢市中心的舍利寺。而在重新火化後的遺體,釋廣德的心臟卻奇蹟似的完好無缺被保存下來,被視為聖物,被供奉在舍利寺內的聖杯之中,而釋廣德後來被尊稱為「廣德菩薩」。可悲的是,南越政府軍竟在事後還對舍利寺抄家,並強走了聖心,造成寺院嚴重損毀與大量傷亡,事後又導致數名佛教徒自焚。南越政府與佛教徒間的衝突,最後以南越政變、吳廷琰被捕殺而落幕。

釋廣德法師自焚照片震驚全球,比對真實照片,電影還原度相當高

(圖片來源: Life)

 

「釋廣德法師自焚事件」事發當時,被在場的紐約時報記者麥爾肯拍攝記錄下來,並也因這張震撼力十足的照片,贏得了新聞普立茲獎;另外一位同樣目擊此事的記者—大衛哈柏斯坦也因報導越戰戰事,獲得喬治波克最佳國際報導獎。

 

回到電影片段,在電視機的下標題提及「越戰升溫」(Vietnam War Escalates),顯示佛教徒危機期間,不斷升溫的越戰局勢。值得注意的是,電視機上有個在原著中出現的玻璃雪球玩具,在原著故事中伴隨了蘿莉童年一個重要的關鍵物品,可見電影製作團隊忠於原著的用心。

 

 

15. 兩名罪犯被綁在路旁的路燈下,現場留下變臉羅夏的標記

 

變臉羅夏是為蒙著臉的裝扮英雄,本名為華特寇瓦克斯(Walter Kovacs)。他的面罩上的油墨會不斷的變化,有如心理學上非常知名的「羅夏克墨漬測驗」。「羅夏克墨漬測驗」是1921年由瑞士精神科醫生赫曼羅夏克(Hermann Rorschach)編制,他利用10張印有對稱的油墨卡片,對受測者進行測試,並讓受測者判斷卡片上的圖片像什麼東西。油墨卡片的內容實際上是沒有任何意義,受測者回答的答案,都是根據自己的心理狀態還有經驗作答,心理醫生可透過這樣的方式了解受測者的性格。

「羅夏克墨漬測驗」的測驗卡片範例

 

電影中有段變臉羅夏被監獄裡的心理醫生,以墨漬測驗受測的橋段,是完全依照原著的劇情拍攝。片中我們看到羅夏雖然在看到墨漬卡片後想到非常恐怖的圖像,但卻對心理醫生答非所問。在原著中非常有趣的將這位心理醫生對於變臉羅夏的心理評估報告,收錄在書中,可見原著編劇在建構【守護者】的世界觀相當完整且鉅細靡遺。

 

變臉羅夏在故事中出現的設定,一開始是在黑幫猖狂的城市中,與第二代夜梟聯手打擊犯罪。但在裝扮英雄流行的後期,警方大罷工、民眾觀感不佳的情況下,政府開始明定「禁止裝扮英雄」的法案,讓許多裝扮英雄放棄他們裝扮的生涯。而變臉羅夏的打擊犯罪行為轉為地下活動,暗中以自己的價值觀判斷是非對錯,並加以逮捕罪犯。雖然一些逍遙法外的犯罪,因為變臉羅夏的地下活動被逮捕,但也被政府認定為私刑者,而遭通緝。

 

變臉羅夏的角色實為一個悲劇英雄角色,他的正義感十足,卻在不合時宜的時代背景之下誕生,最後的結局下場著實令人感到無奈。值得注意的是,在這個片段中的變臉羅夏簽名,在故事中反派四腳蛇家中的冰箱也有出現。

 

 

16. 蘇聯紅場閱兵(古巴飛彈危機)

(圖片來源:華納兄弟娛樂公司)   

說古巴是個非常神奇的國家一點也不為過!古巴在1898年美國戰勝西班牙後,西班牙被迫放棄古巴的主權,進而古巴獨立。獨立後的古巴初期,在政治及經濟上實際上被美國所控制。二次大戰後,美國扶植古巴總統巴的斯塔政府,並廢除憲法,實行軍事獨裁統治,引發民眾不滿,加上戰後的國際情勢、民族主義意識抬頭,始以卡斯楚為首的古巴革命軍開始在1953年7月發動武裝革命。雖多次失敗,但最後在1959年1月,與阿根廷游擊隊領袖切格瓦拉合作下,成功推翻巴蒂斯塔的親美政府。

 

卡斯楚在革命成功的同年,陸續開始組織政府,並將原本由美國人掌控的產業全部國有化,迫使美國宣布立即與古巴斷絕外交關係,同時凍結古巴在美國的資產,全面實施經濟封鎖與貿易禁運。卡斯楚政府也因此隨即倒向蘇聯陣營,成為一個實行社會主義的國家。直到今天,古巴的社會主義仍然維持屹立不搖的地位,並且是美洲唯一的社會主義國家,國內不到1.8公頃的人均生態足跡低於全球平均水準,可說是最環保的地區。而78.3歲的平均年齡,99.9%的識字率,更讓古巴成為超高人類發展指數國家之列,也是唯一符合世界自然基金會可持續發展定義國家的社會主義國家。因此,誰說共產主義會阻礙人類發展呢?

 

回到電影片段,畫面呈現的是蘇聯莫斯科紅場的閱兵現場,是根據美國中央情報局(CIA)在當時的情報照片所構圖。畫面中一輛輛搭載著R-12飛彈的車輛,駛過校閱台,此時飛機畫破天際,原本背對著鏡頭的兩人回頭才知道,站在右側抽著雪茄的人就是古巴領導人卡斯楚,左側的蘇聯人則是時任蘇聯最高蘇維埃主席團主席的布里茲涅夫。

CIA回傳美國的紅場閱兵照片,顯示蘇聯製的R-12飛彈

 

歷史上,由於古巴的卡斯楚政權建立後,卡斯楚本人原想保持與美國良好的國際關係,卻遭到美國拒絕,迫使卡斯楚轉向蘇聯的共產陣營。美國人在眾多經濟封鎖之下,無法削弱古巴日漸壯大的局勢,甚至聯合了在美反對卡斯楚人士,在1961年4月17日發動了入侵古巴的豬玀灣事件,企圖推翻卡斯楚政府,最後卻以失敗收場,導致美國古巴兩國的關係逐漸惡化,也讓時任美國總統的甘迺迪留下汙點。美國在隔年為了牽制蘇聯共產勢力在東歐的擴張,在土耳其開始部屬雷神及土星飛彈。這也迫使蘇聯計畫在古巴部屬可攻擊美國本土的SS-4中程導彈飛彈,以達到美蘇兩國的恐怖平衡。

 

古巴飛彈危機在一連串的軍備競爭,以及零星的武裝衝突之下展開,1962年10月起,蘇聯不顧美國對古巴的禁運政策,開始透過船隻運載飛彈至古巴。在24日時,美國與蘇聯雙方的船隻首次在海上針鋒相對,但為了不讓局勢升溫,雙方都不敢開火,蘇聯的船隻也離開了美國的封鎖圈。雙方就在這緊張的你來我往之下,美蘇兩國開始進行秘密外交談判,美國保證未來不入侵古巴的前提之下,蘇聯同意撤回所有攻擊型武器,相對的,美國也秘密撤回了在土耳其的部屬飛彈,才結束這場戰爭一觸即發的危機。

原定部屬在古巴的飛彈基地

 

許多電影作品都有描述這場緊張的飛彈危機,像是2000年出品的【驚爆13天】,由羅傑唐諾生執導,凱文科斯納主演的電影作品,以政治領導的角度描述這段歷史;【X戰警:第一戰】,以虛構的變種人在冷戰時期的美蘇兩國間斡旋,並實際參與了古巴飛彈危機。而在【守護者】原著中,利用了這樣的軍備競爭歷史,加強說明了美國對曼哈頓博士的依賴。

 

驚爆十三天 電影海報 (圖片來源:新線影業)  

X戰警:第一戰 中,加入變種人參與古巴飛彈危機的劇照 (圖片來源:二十一世紀福斯電影公司)  

 

 

17. 花朵的力量

(圖片來源:華納兄弟娛樂公司)   

 

這個片段源自於1960至1970年代期間,美國嬉皮文化氾濫的「花朵的力量」運動。在當年,越戰正打得火熱,同時也造成不少美國青年戰死異鄉。而在發生多起具有爭議性的戰場事件,如1967年發生的美萊村屠殺。讓許多美國人開始質疑美軍介入越南戰爭的正當性,並開始了一連串的反正運動。嬉皮文化開始流行,這群年輕人穿著寬鬆,崇尚自然無為的生活態度,並高喊自由、愛、和平的口號。

華盛頓星報攝影師柏尼波斯頓的攝影作品「花朵的力量」 Flower Power

(圖片來源: Rachel Communicates)

 

這股反戰熱潮在60年代末期達到顛峰,而在多起示威遊行活動中,美國詩人愛倫金斯堡開始提出以中給予花朵的運動受到極大歡迎。示威者開始手持花束,並向維持秩序的警方發送,旨在追求消極抵抗、非暴力的行為,傳達反戰、和平的訴求。而這個構圖則是參考1967年由華盛頓星報攝影師柏尼波斯頓的作品,後受到新聞普立茲獎的提名,是相當有名的反越戰的經典象徵。這張照片拍攝於1967年10月21日,在首都華盛頓特區五角大廈前的嬉皮示威遊行,一名年輕長髮、穿著高領毛衣的男子,將康乃馨放在憲兵的步槍槍管中。

 

至於片段中,舉槍威脅學生示威者的士兵最後開槍,背景音效出現群眾驚呼慘叫的聲音悲劇收場。事實上是影射1970年5月4日發生在美國俄亥俄州發生的「肯特州立大學槍擊事件」,又稱「五四屠殺」、「肯特州立大學屠殺」。由於時任美國總統的尼克森,在競選第二任時允諾結束越戰跳票,一方面美軍發生美萊村大屠殺,引發國內對越戰反正聲浪進而帶動全國學生大示威。在1970年5月4日當天,在肯特州立大學內的學生因反對美軍進入柬埔寨而進行抗議活動,現場維持秩序的國民警衛隊欲驅離人群時誤傷了學生,在13秒內射出了67發子彈,造成4名學生死亡,9名學生受傷,其中一人終身殘廢。

場面失控的肯特州立大學示威遊行現場照片 (圖片來源:Uwant)

 

在肯特州立大學槍擊案後,全國引發了四百萬學生集體罷課,上百所的大中學為此波罷課潮而停課關閉。而在事後的調查委員會中,國民警衛隊的開槍命令被認定是非必要性且不可原諒的行為,法院最終判定俄亥俄州政府支付6萬4千美元的賠償金,並公開道歉。

肯特州立大學槍擊事件發生的經過  (圖片來源:維基百科)

 

 

 

18. 安迪沃荷(Andy Warhol)的新作品發表

 

(圖片來源:華納兄弟娛樂公司)

安迪沃荷是一位活耀於60年代前後的普普藝術大師,同時兼具藝術家、印刷出版者、電影攝影師、視覺藝術與普普藝術推動者的身份。普普藝術的核心價值,在於有別以往藝術與商業行為的衝突,反而將藝術與金錢結合,將藝術商品化,形成一種大量生產的販賣品。他專注於各種商業物品,包括了知名的「康寶濃湯罐頭」、「黃色香蕉」、彩色的「瑪麗蓮夢露」或「貓王」名人頭像等等,直到現在仍有各種不同的T恤,印製著他家喻戶曉的作品。他獨創的「墨跡畫法」(版畫)繪製方式,可大量複製藝術作品,似乎就是一種受到美國資本主義影響,大量生產的概念將之融入在藝術創作之中。

「瑪麗蓮夢露」 安迪沃荷 

 

在電影的這個片段之中,安迪沃荷展示了他對第二代夜梟的藝術創作,這無疑是參考了安迪沃荷多次以名人頭像以各種大膽的色塊創作,讓頭像充滿繽紛色彩,而非如以往藝術品追求寫實的畫技,別有一番風味。這個片段代表著,第二代夜梟的出現,成為藝術家眼中的通俗常見的人物,並以前衛的藝術手法將之展現在世人眼前。

 

安迪沃荷在藝術上的突破,並跨足了繪畫、電影以及音樂界,每每推出驚世駭俗的作品,造成不少話題。而他成功的商業操作,在他去世時身價估計高達七億美金。而他的私人生活,也是一般大眾所好奇的。一般認為安迪沃荷是位無性生活主義者,既不是同性戀也不是異性戀,只是單單對於色情與性方面的事物感到好奇,然而這種說法在後來被藝術歷史學家所推翻。事實上,安迪沃荷的性向問題遠遠不及他對藝術創作的貢獻,不論是對後世藝術創作以及電影、音樂方面影響重大,他最令人稱讚的「十五分鐘成名」概念,鼓勵一般大眾不論是否為藝術創作者,都有機會秀出最有自信的一面,也推動了藝術創作深植一般大眾人心,使藝術品不再遙不可及。

 

回到電影片段,在安迪沃荷的左手邊,一位戴著眼鏡及圓頂禮帽的男士就是知名的楚門柯波帝(Truman Capote)。他是一位活耀於安迪沃荷同時期的美國作家,並著有多部文學經典作品,包括了「第凡內的早餐」、「冷血」等。他在「冷血」一書,開創了犯罪寫實類型的紀實文學,被認為是大眾文學的經典劇作。而他創作「冷血」這本書的過程,調查犯罪事件的過程,則被拍成2005年【柯波帝:冷血告白】這部電影。【柯波帝:冷血告白】當中,飾演柯波帝的演員菲利浦西摩霍夫曼,也因此獲得隔年的奧斯卡最佳男主角獎。

柯波帝:冷血告白 電影海報 (圖片來源: 索尼影業)

 

 

19. 阿波羅11號成功登月

 

(圖片來源:華納兄弟娛樂公司)

1969年7月20日,美國NASA的阿波羅計畫任務中的第五次載人任務—阿波羅11號,在歷時8天13小時又18分35秒後,太空人尼爾阿姆斯壯從登月小艇上緩緩登陸月球,開創了人類探索太空的新一頁。而他著名的「我的一小步,是人類的一大步」(That's one small step for a man, one giant leap for mankind.)則成為經典名句。

 

這個電影片段畫面構圖,實際上參考了尼爾阿姆斯壯在月球上拍攝另一位成員—伯茲艾德林的照片。在照片中,艾德林的面罩上可以看見阿姆斯壯的反射影像。只不過,電影中阿姆斯壯的面罩反射影像,則是反射出幫忙拍照的曼哈頓博士。

電影參考了實際在阿波羅11號任務中,拍攝的照片 (圖片來源: NASA)

 

 

20. 智謀者與村民合唱團

 

(圖片來源:華納兄弟娛樂公司)

村民合唱團(Village People)便是知名歌曲「Y.M.C.A」的演唱者,團員共有6名,分別裝扮成警察、印地安人酋長、建築工人、軍人、機車騎士(暴走族)、牛仔。他們的曲風結合當時流行的迪斯可舞曲,並以類似黑人靈魂樂的方式演唱,讓人感到活潑熱情。「Y.M.C.A」這首成名曲,結合了具象化的舞蹈動作,也深植一般大眾的心裡。這首暢銷歌曲,在1979年初登上美國榜亞軍,並同時在英國榜上奪下冠軍,也是全世界40首銷量突破千萬的單曲之一。這首歌除了朗朗上口的旋律外,在同志圈有相當高的地位,相當於同志界的國歌,流行於許多Gay吧或者同性戀主題的迪斯可舞廳。

村民合唱團

 

在這個片段裡,智謀者與村民合唱團的搭配,反應了原著中變臉羅夏對智謀者是同性戀者的猜測。智謀者(Ozymandias)的名稱,靈感來自於亞歷山大大帝的名字,本名為安德林偉特(Adrian Veidt),在原著中在禁止裝扮英雄法律實施後,專注於自己的商業版圖之上,被稱為是世界上最聰明的人。他的商業版圖跨足了玩具、媒體、綠能科技等前端產業,並兼具慈善家、理想家的身份,卻因為含著免費共享的觀念,被指責為共產主義者,受到當時「麥卡錫主義」者的批評。事實上,不論是在原著中或者電影中,都安排了智謀者受指責為共產主義者的概念,其實就是在反控著當年「麥卡錫主義」的白色恐怖。這是一種在冷戰時期,民主國家擔心共產主義滲透所產生的偏差思想,一種莫須有的指控。

  

時任美國參議員的麥卡錫(左) 宣傳反共主義的文宣海報,被視為麥卡錫主義經典的宣傳品 (右)

「麥卡錫主義」源自於美國參議員喬瑟夫麥卡錫,他大力介入各種媒體媒介,並指責在政壇上他認為是共產主義者的人。而受到甘迺迪總統的支持之下,「麥卡錫主義」猖狂使得人心惶惶,宛如國民黨政府高壓統治時期的「保密防諜、人人有責」的社會氣氛。而後續為了防堵共產主義滲透美國社會,美國進而成立各種監察機關、委員會、試圖找出可能潛在的共產黨黨員。「麥卡錫主義」引申為濫用公權力、在缺乏證據的情況下指責他人不忠來攻擊對方、排除異己的行為,或者以國家安全為理由,褻瀆人權、煽動人心的政治操作。

 

 

21. 守護者(Watchmen)聚會

(圖片來源:華納兄弟娛樂公司)

既「義勇兵團」Minutemen後,由智謀者號召的守護者聚會,由第二代夜梟操作相機。這個構圖也是參考了原著的封面,人員順序上有些變動。

 

合照畫面,由左至右,分別為:

 

(1)   笑匠(The Comedian):本名為愛德華布雷克(Edward Blake),電影中由演員傑佛瑞狄恩摩根(Jeffrey Dean Morgan)所飾演。

(2)   第二代靈絲(Silk Spectre II):本名為蘿莉猶斯派契克(Laurie Juspeczyk),電影中由演員瑪琳艾柯曼(Malin Akerman)所飾演。

(3)   曼哈頓博士(Dr. Manhattan):本名為強納森奧斯特曼(Jonathan Osterman),電影中由演員比爾庫達普(Billy Crudup)所飾演。

(4)   智謀者(Ozymandias):本名為安德林偉特(Adrian Veidt),電影中由馬修古德(Matthew Goode)所飾演。

(5)   第二代夜梟(Nit Owl II):本名為丹崔博格(Dan Dreiberg),電影中由派翠克威爾森(Patrick Wilson)所飾演。

(6)   變臉羅夏(Rorschach):本名為華特寇瓦克斯(Walter Kovacs),電影中由傑奇厄爾哈利(Jackie Earle Haley)所飾演。

 

22. 尼克森二次連任成功(成功第三次選上總統)

 

電影片段參考了尼克森的招牌動作,雙手比出勝利手勢,並高舉

理查米爾豪斯尼克森(Richard Milhous Nixon)是美國的36任總統,任期從1969年1月20日到1974年8月9日,是美國史上第一位在任內辭職的總統,也是目前為止唯一的一位。在他在擔任總統起初先加強了美國介入越南戰爭,使越戰呈現白熱化,但在越戰結束後,卻破天荒因為國際乒乓球比賽的關係,開始與中華人民共和國進行接觸及訪問,埋下了日後美國與中華民國台灣間的疏離種因。另外,他還與蘇聯簽訂了反彈道飛彈條約,使得美蘇關係得以緩和,並且提倡癌症和非法藥物的管制,同時實行工資調整、物價穩定以及對美國南方的種族隔離政策加以廢除。總總的良性政策,讓他在第二任連任競選期間獲得壓倒性的勝利。

 

時任美國總統的尼克森

然而尼克森在第二任期期間,中東地區爆發戰爭,導致國際石油危機;另外,為了獲取政敵的情報,而發生了水門案的醜聞,使得他在第二任總統任期期間名聲一落千丈。在第二任的第二年,因水門案的關係面臨國會彈劾,在輿論的壓力之下,被迫自行宣布辭職。

 

 

有趣的是,在【守護者】原著中,針對尼克森的形象描述事實上是根據他在任期間的所作所為而引申,例如他為了擴大越戰規模,不惜說服曼哈頓博士介入越戰,使得在原著中的世界觀裡,美國成功打贏了越南戰爭;也因此他獲得了高度的支持,穩穩當當的又連任了第二次,成為史上第一位連任兩次(及擔任三任)的美國總統。對照到現實歷史,黯然辭職下台的形象明顯是個強烈的對比。

 

另外,根據美國選舉法規定,美國總統的任期為四年,每人最多只能任兩屆,因此在現實生活中,並不可能有美國總統可以擔任到三任的總統任期。這點算是【守護者】原著相當有趣的地方。然而,這項選舉規定其實是在第32屆小羅斯福總統去世後的憲法第22條修正法案,也讓小羅斯福總統成為美國歷史上第一位也是唯一的一位擔任四個任期的美國總統。

 

 

23. 片尾

 

在片尾,從尼克森總統二次連任成功的電視畫面,帶到民眾示威遊行。在被破壞的商店展示玻璃上,暴民以紅色噴漆噴上「誰來監視守護者?」(Who Watches the Watchmen?)的字樣。然而,寫到最後的Watchmen時,便發生爆炸,而結束了這個有趣的片頭。

 

在【守護者】原著中「誰來監視守護者?」可說是非常重要的一個標語。他不僅帶出了現實生活中的裝扮英雄,面對現實的矛盾所表達的無奈感。而不論在電影或者原著中,這個Who Watches the Watchmen?的字樣,始終都沒有被任何人寫完,也道出了這個矛盾情結是無解的。

 

 

以上解析,相信各位下次在觀賞【守護者】時,一定也有不同的感受!這段影片有趣的地方,就在於將現實穿鑿附會了一翻,做了相當多的衍伸。透過歷史事件中,加入了裝扮英雄的角色,讓這段曾經讓世界局勢動盪,差點引發第三次世界大戰的冷戰時期,有了不一樣的詮釋。

 

 

 

 

 



XXY 視覺動物的電影觀點 守護者 Watchmen 片頭 解析

留言
或您可以完整的文章回應 點此回文

電影相關文章


院線話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