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 篇文章

影評 發掘心中的那個莉莉--丹麥女孩(The Danish Girl)

2016-02-16 12:31:15


大概在半年前看到「丹麥女孩」的預告時,我就告訴自己我一定會去看這部電影。原因並不完全是受到劇情的吸引,有一部分我是被艾迪瑞德曼這個年輕人的演技給撼動了。記得去年在寫「愛的萬物論」時,我看見艾迪突飛猛進的演技,而這次的丹麥女孩,我想他會是皮卡丘(李奧納多)在奪帝之路上一名強而有力的對手。這次的艾迪,又再次的充份的發揮出"模仿"的天份,在「愛的萬物論」中已經發揮出精湛的模仿天份,這次在「丹麥女孩」 更是將女人的舉手投足再次詮釋的讓人難辨真假。過去在很多談及性別認同或是同志類電影中,也常有男演員扮演女性的角色,但大多只是外型上的裝扮,甚至多點嬉鬧。但艾迪這次所挑戰的不單單只是外貌改變,更重要的 是內心的轉折。

艾迪瑞德曼這個演員,我從「夢露的浪漫週記」裡認得他,他高挑的身材有著模特兒的骨架子,當時的焦點也幾乎集中在詮釋瑪莉蓮夢露的蜜雪兒威廉絲身上,顯少的人注意到這個滿臉雀斑的小男生。之後,他接了Burberry的廣告,充分的展現出他衣架子的身材,正當你以為他不再有什麼特別的代表作時,卻在「悲慘世界」擔任了要角,展現了他的歌喉。也就是這個時候,導演湯姆霍伯相中了他來飾演「丹麥女孩」的主角埃恩納/莉莉艾勒柏。
當然,這個角色到底是要找女性來飾演或是找非變性人來飾演都會成為話題和批評,但經過了「愛的萬物論」的洗禮,幾乎沒有人不認同艾迪的演技,而新婚的他又趁著如日中天的運勢,再次以「丹麥女孩」來問鼎奧斯卡,就連應該是要提名男主角還是女主角都有人議論,只能說艾迪瑞德曼這個演員,必定是日後不可忽視的影壇常勝軍。

但其實我想聊聊的是飾演老婆的格蕾塔維金的心路歷程!!在埃恩納還是男兒身的世高界裡,格蕾塔並不甘於屈身在埃恩納的繪畫成就下,努力想要闖出一片天,即便她的作品一次一次的遭受到的拒絕,但她卻仍然堅毅的持續的作畫。六年的夫妻生活,藝術家的性格奔放,但仍保有對於生活的熱情,炙熱的性愛,想要生孩子的慾望,在在的顯示出格蕾塔的性格有著現在獨立女性的影子。在她無意見的打開名為"莉莉"的潘朵拉盒子前,她的心境單一且直向,但伴隨著潘朵拉盒子所帶來的驚奇和遽變,她獨立又堅強的性格支持著整個家。某種程度上來看,她和埃恩納是絕配,外在性別和潛在的性格是完全的互補,她對於事業的追求及扛負一家生計的責任感,實著的像是一個真正的男人。

一段偉大的愛情必定是一份無私的愛伴隨著一份自私

就這對夫妻的生活而言,其實埃恩納的追求是相當的自私的。為了「活出真我」,必定是要犧牲身邊的人,而這便是他的伴侶需要承擔的。從一開格蕾塔看到莉莉與男性接吻,甚至被迫要在悲傷中接受莉莉與男人交往的事實。當莉莉"頭一次"受到感情的傷害,格蕾塔在聽到真相之後一邊流著眼淚,但又一面牽著莉莉的手安慰他。當她知道自己已經關不上名為"莉莉"的盒子之後,她決定接受了建議到了巴黎,一方面可以追求自己的事業,另一方面,當時巴黎開放的風氣也比較能夠接受莉莉的存在(這點可以在莉莉自在的上街獲得證實)。在滿足了事業心的格蕾塔很難拒絕埃恩納成為莉莉的渴望,因為那是她的事業核心也是她的靈感女神,格蕾塔發揮出女人觀察的細微之處,將"莉莉"的的慾望和情感表現的一覽無疑,自此她在畫界得到了追捧但她心裡很清楚,埃恩納已經愈走愈遠了。從一開始尋找醫生來醫治埃恩納的性別認同問題到最後替他找到了能給予他女性身份的醫生,格蕾塔在這份感情裡付出了太多,從身體交纏的親蜜到同床隔著紗廉,甚至要冷眼看待"丈夫"牽著別的男人的手在路上逛街,還必須要聽到莉莉想嫁為人妻、身為人母的夢想,難道格蕾塔自己不也曾經追尋過嗎?而成為莉莉之後,她已經全心在追逐自己的幸福,那麼當時娶格蕾塔時的承諾和責任呢?在真實的世界中,在莉莉走後,格蕾塔繼續畫著莉莉,也改嫁給其他的男人,只是晚景淒涼,最終只能靠手繪明信片度日,結束一生。當然,莉莉是第一個變性人,他的心境轉變值得大家討論。但真正的事實,往往在"一段偉大的愛情背後,必定有一份無私的愛",在"愛的萬物論"中也一樣,只是人們往往只看的到舞台上的閃亮主角,而忘了背後默默支持著主角的人。

埃恩納和莉莉的一鏡兩面手法

我自己最喜歡的橋段是埃恩納到了巴黎的紅燈區,他追尋的並不是身為男人的雄風(又或許這其實本來是想要追尋的),但在脫衣女郎的搔首弄姿下,其他的男人也許是燃起了雄雄的慾火,而埃恩納卻再也忍不住內心的激動,但他的臉色又帶了點羞憤,也許是恨自己為何不能身為女人。導演的手法在鏡前時而出現埃恩納的臉時而出現女郎的臉,這似乎是想要證明現實與內在的兩面,一邊是莉莉的渴望,一邊是他仍然有著男兒身外在的事情。我相當喜歡這一幕的手法,在這段戲裡面也是埃恩納想完全變成女人的一種渴求的最大發揮。

我記得自己去看的時候,電影場內大部分清一色的女性和同志朋友,當然也有少部分的情侶檔。這部電影的細膩仍然被定調在一些特定的族群內,而這部「丹麥女孩」除了浪漫的情調、藝文品味的包裝之下,其實是更想得到這個時代的人的接受。畢竟,或許我們身邊也都會有這樣的人,正默默的躲在角落裡痛苦,畢竟別說是1920年代的巴黎,就算是到了2016年的今天,仍有不少人對於這些人是抱持著不好的觀感。我們無法去確定上帝跟多少人開過這種夏娃亞當錯置的玩笑,但我們可以去學著不要再去傷害這些有性別認同障礙的人們。

p.s.很多人覺得艾迪的裝扮與潔西卡崔斯坦有異曲同工之妙,我也這麼覺得呢!


電影爽度:9
故事劇情:9
氣氛營造:9
演技表現:9
題材鮮度:8

丹麥女孩

留言
或您可以完整的文章回應 點此回文

電影相關文章


院線話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