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正文之前,我先聲明我沒看過什麼黑道電影(我只看過"牙買加黑幫錄"與"黑道戰警"這兩部不入流的黑道電影),所以對本片的觀感可能會跟別人不同,還請見諒.
下面直接進入正題吧,首先一開始賭香腸至地下道打鬥的畫面,就讓人看出該片很想營造出黑幫兄弟逞兇鬥狠的氣勢,但是過快且散亂,觀眾只知道一群人在打架,但卻沒感受(或注意)到什麼,作為片頭曲之前的開頭片段,很明顯營造的很失敗.接著進入片頭曲與演職員名單,並亮出片名這段明顯可以感到片商想打造出本土一等一商業大片的野心,周湯豪的主題曲更使人感到一股濃厚的商業味.接著進入阿雄(黃鴻升飾)的獨白與頂庄的主要角色介紹,這一段說真的很差,不是說這樣的表現手法不好,而是作為一部野心勃勃的商業電影,透過旁白來介紹角色的行為根本就是自殺,要讓觀眾能迅速了解角色,不應該使用旁白,而是透過鏡頭語言帶出角色,如此才能讓觀眾了解甚至代入角色.
接著的片段,逐步帶出清楓(孫鵬飾),麥可(王陽明飾),勇桑(蔡振南飾)警察(高捷飾),餃伯(賀一航飾),蕾蕾(莫允雯飾),阿雄阿嬤(陳淑芳飾)等角色.這些角色皆二連三的出場,並逐一樹立起角色形象,這些片段看似彼此互有連結,但其實就算分開獨立也不會影響到本片的主線,比如說阿雄與蕾蕾的感情戲或頂庄與大橋頭蜻蜓點水,點到為止的械鬥等等.因為這中段的戲角色很多,加上也有許多問題,所以我會把這一大段的問題放在評論角色那邊.
經過中段一直與觀眾打模糊仗後,電影終於要進入最後階段了,但是,電影就是在此,走向崩潰爛尾之路,阿嬤被撞死與勇桑被殺,雖然算是意料之中,但有些來得過於突然,沒什麼鋪陳.(勇桑被殺還算有點原因,因為之前阿凱吸毒被他抓到毒打一頓,阿凱懷恨在心又被麥可收買也是可以預料的但阿嬤明顯就是為了最終決戰沒有任何阻礙才隨便賜死的,其實阿嬤之死可以更加強力道,感情渲染得更深,這樣才會讓觀眾感受到一個角色的靈魂與重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