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下對第一集沒有狂熱般的鍾情,即便是公認的經典,坊間各種剪輯版一遍又一遍的重看,依舊不投我的緣,唯獨較厚愛精湛的美術造景、魯格豪爾的演出、以及范吉利斯那高級的「A片背景音樂」,但是《銀翼殺手 2049》足以讓我喜愛它的整體,故事更有懸念,角色更多且更立體,新任主角也有更具厚度的心境側寫,這點無疑是遠勝三十五年前福伯對瑞克戴克的粗淺詮釋。「生命價值、虛實與人性」的辯證雖難以企及前作的高度,但編導也很聰明地另闢蹊徑,在不脫離母題的前提下,挖掘人類與複製人的靈魂重量。
三十年後的2049年,主角大樑由一位代號名為K的新一代銀翼殺手接任,他和三十年前的瑞克戴克都有「人類抑或複製人」的自我身份質疑,只不過這回編導並非要我們像質疑戴克一樣地去質疑K是否為複製人,而是要我們質疑K是否為人類,更廣義來說,是透過這層身份質疑,為我們定義「何謂為人?」,K夢裡的小馬木雕,就如同戴克夢裡的雪白獨角獸,前者將身份導向了人類,後者將身份導向了複製人,雖然兩人對自己「人類身份的誤解」終究是美麗的錯覺,但他們「主動愛人」的付出行為,卻是擁有靈魂與血肉的最好證明。
雷恩葛斯林的角色,其實是ㄧ個意外讓人心碎的苦情男子;作為一名複製人,他最大的功能,就是奉命聽從上頭的指示,但除此之外,他生活中最卑微的小小心願,就是渴望擁有愛人的權利,當他相信自己曾經握有這樣的權利、卻被硬生剝奪時,一度崩潰大怒,接著情勢逆轉,K意識到這份「權利」根本就不曾在他手上,K只能默默承受這突如其來的二度打擊。他深愛的對象是觸不著的人工智慧(《雲端情人》的既視感?),他渴望的親情,結果並不屬於他,所有K錯譯的「真實」,到頭來全是對「虛構」的誤讀,唯一「貨真價實」的,只剩下他所投射出去的感情。
不知是刻意安排抑或純屬巧合,哈里遜福特至今每部回歸的經典續集總是非得和他的子女來個滴血認親;《印地安納瓊斯:水晶骷髏王國》裡有個從未相認的兒子西亞李畢福,《星際大戰:原力覺醒》則有狠心弒父的亞當崔佛,至於《銀翼殺手 2049》.... 放心,絕對不是雷恩葛斯林(雖然編劇一度誘騙觀眾這麼認為)。藉新生代演員襯托影壇老將的風采其實是好萊塢的慣用手段,打不死的約翰麥克連,接連兩集與膝下子女搭擋同台便是其一著名的例子。
羅蘋萊特、傑瑞李托、戴夫巴帝斯塔、甚至是宣傳強打的哈里遜福特,戲份皆不多,但每場戲都各具主場優勢,緊抓人物的神采,絕無打醬油之嫌,福伯的出場時機尤其恰好,不僅毫無分食掉雷恩葛斯林的鋒芒,更適時烘托出全片高潮,足見編導期望使續集更加獨當一面、而非過度依賴前作光環的誠意,適時與經典對話,同時也勇於擴建對劇中世界觀的想像。而甫從古巴遠赴好萊塢發展不出兩年的安娜德哈瑪絲,經過幾部花瓶角色的洗禮,總算也接到一部可讓她發揮一點演技實力的大片,雖然稍嫌稚嫩,但仍可見其日後的大將之風。
如何延續范吉利斯的經典配樂勢必是一大挑戰,原定負責操刀原聲帶編曲的《怒火邊界》作曲家約翰尤韓森辭退後,漢斯季默與曾譜寫過《牠》《救命解藥》的班傑明沃費許臨危受命接下重任。最終成品說來尷尬,既不像范吉利斯也不像漢斯季默,反倒更像是季默試圖在用自己的方式「理解」范吉利斯的風格,而他「理解」的方式,就是用他一貫的重低音撞擊觀眾的耳膜。相對而言,倒是貓王與法蘭克辛納屈「Can't Help Falling In Love」、「One For My Baby」等幾首一閃即逝的名曲較令人印象深刻。
影壇公認的攝影大師-羅傑狄金斯,此番出擊依舊了得,儼然已預約明年奧斯卡最佳攝影的入圍席次,若再鍛羽而歸,簡直天理不容,不論是荒涼的亂葬廢墟、綿綿細雨與霓虹燈火交織的洛杉磯,皆壯闊的令人屏息,尤其雷恩葛斯林與哈里遜福特在飯店舞廳的首次對峙,光影之間的絢麗流竄更是目眩神迷。雖然狄金斯認為2D版本的《2049》才是最佳的放映規格,不過3D效果其實也不俗,著實強化了鏡頭的景深感,不過這是在IMAX巨型銀幕投射的助陣下,才有這般的加分效果,若是一般亮度偏暗、銀幕偏小的數位3D版本,恐怕就是另番風情了。
《銀翼殺手 2049》無愧對於前作的經典招牌,稱職地延續首集的核心元素,既有自成一格的全新章節,也適度與第一集相互輝映。雷利史考特的《銀翼殺手》訴說著關於「生命不可逆的哀傷」,丹尼斯維勒納夫的《銀翼殺手 2049》,則旨在探索「如何定義有溫度的生命?」,方向不盡相同,但兩者的結局都流露著落寞的孤寂,唯獨不同的是,後者多了一層溫暖的契機,暗示著複製人覺醒的時代,已近在咫尺。這很可能也是片中有諸多支線看似未完待解的主因,有些細節,勢必是需要《銀翼殺手3》來解答,當然,視為編導刻意的留白,也是ㄧ個選擇。
歡迎到我的粉絲專頁按讚訂閱 : https://www.facebook.com/filmisland?ref_type=bookmar
故事劇情:8
氣氛營造:9
演技表現:8
題材鮮度: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