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的文章:


【捍衛戰士:獨行俠】:78分-逆著時代獨行(TopGun:Maverick,2022)  對第一集【捍衛戰士】(TopGun,1986)抱有情懷的影迷,真的很難不被續集中滿滿的致敬給取悅。. 開頭刻意模仿第一集,昏黃的陽光下,戰鬥機於航空母艦的跑道上起飛、降落。 接著,製作團隊以一樣的字體、一樣的解釋字卡,及一樣的配樂進入標題——「TOPGUN」——時,即便是非粉絲的我也不禁熱血沸騰了! 如此開場,不僅是對經典的復刻,更是一種宣言——宣示了本片「捍衛舊時代」的頑強姿態。 這使得【捍衛戰士:獨行俠】對主角「獨行俠」(湯姆·克魯斯 飾)的刻劃,有了深厚的情感基礎,觀眾更容易對「獨行俠」產生共感;可另一方面,如此執著於前一集的情懷,卻也讓本片有了某些可惜之處。   抵抗時代洪流的老頑固    本片最厲害之處,是它沒有因為置入「懷舊元素」而使故事失焦;製作團隊反而是很有意識地,藉由延續前作的劇情與人物,來訴說一個「仍停留在過去的人」的境遇:  隨著時代演進,新興戰鬥機的性能,一代比一代強大;且,無人機的技術也飛快成長,「飛行員」的重要性在現代空戰中也越來越低了。 但是「獨行...
【捍衛戰士:獨行俠】影評-逆著時代獨行
宥影評
捍衛戰士:獨行俠
2022-08-18 00:58:31
氣氛
9
【法蘭西特派週報】:90分-來自上一輪太平盛世的備忘錄(TheFrenchDispatch,2021) . . 這部絕對是2021年我看過最好看的電影!. 誠如標題,【法蘭西特派週報】真的就如一份報刊一樣,導演魏斯·安德森將以往「章節式」的敘事策略,轉化成「專題」的形式: 一段一段的短片,就如同你翻開一本雜誌,每個單元都是由不同作家,針對不同主題所撰,有著不同文風的小故事;各專欄間雖看起來雜然陳列,但各異其趣的專題報導卻又以自己的方式來回應該刊物的宗旨及理念。  至於是什麼理念呢?某種程度上,從總編輯(比爾·莫瑞飾)離開美國,來到法國成立雜誌社,便已經暗示了「法蘭西特派週報」的初衷了──也就是自由、平等、博愛的精神,以及人情味。 . . 事實上,【法蘭西特派週報】,便是魏斯·安德森傾盡全力,打造出來的一個,符合上述理念,充滿人性、品味及人文精神的童話!這部電影就是他想像的「理想世界」的群像。 .  我們會看到,在雜誌社內,這位總編輯網羅了各式各樣的作家,並且尊重他們的創作自主、給予他們充分的發揮空間。這使得刊物的內容能夠網羅「世界政治、高級與通俗藝術、時尚、美食...
解析【法蘭西特派週報】-來自上一輪太平盛世的備忘錄
宥影評
法蘭西特派週報
2021-12-11 21:47:37
劇情
10
【永恆族】:70分-將會永恆地被遺忘的可拋棄式工具人(Eternals,2021) . .  感覺像是泰倫斯·馬利克(TerrenceMalick)拿到了柴克·史奈德(ZackSnyder)的劇本所拍出的詭異作品。.  電影中最有感情的時刻,永遠都是演員在大自然中發呆、在曠野中緩步走來走去的鏡頭; 只要開始推進劇情時,那就是看這些人很尷尬地聊天、很尷尬地談戀愛、很尷尬地講笑話。(可能導演趙婷拍苦悶的人拍慣了,所以真的很不會表達幽默吧?) .  況且,一部主要角色如此之多的「群戲電影」,本片對於「人物關係」的鋪陳卻草率得讓人有些無法招架。 編劇彷彿是認為,開頭用一場「假裝自己很帥氣」的打鬥戲碼,觀眾就足以認識這10個「永恆族」了。接下來我們若想多深入了解角色一點,就必須忍受人物之間很沒頭沒腦、很僵硬的對話與互動。  可想而知,失敗的角色建立,導致電影中(幾乎)每個人都真的像被劇情給操弄的機器人一樣,我們是感受不太到「動機」的;諸多「神的寂寞」、「不得不袖手旁觀的創傷」或「對正常生活的渴望」……等心境,也表現得十分膚淺、浮面。 於是乎,他們的每句話、每個反應與行動,觀眾都不會感同...
【永恆族】:70分-將會永恆地被遺忘的可拋棄式工具人
宥影評
永恆族
2021-11-30 00:45:33
氣氛
8
【沙丘】:84分-廣闊無垠的沙丘,深不可測的人心(Dune,2021)   1. 從畫面、視覺上來說,這部電影看起來真的非常壯闊~ 導演丹尼·維勒納夫時常會在大遠景時,藉由主體的渺小來,襯托沙丘的遼闊或是太空船的巨大;甚至會故意在構圖時,把人放在畫面的下方,以增加氣勢與壓迫感。  這用大銀幕或IMAX看,光是這些龐大、壯麗的場景,就夠大飽眼福了!(你若要說娛樂性,我想這部片最厲害的就是光用「視覺」就可以給人們但來感官衝擊,讓觀眾心服口服吧)   2 若與原著小說相比,我想這部電影的改編已經有90分了! 電影不僅將「大部分」小說前半部的情節順暢呈現之外,更是透過演員的表演以及氛圍,將每個人物的個性與行事作風,乃至於角色之間的情感或張力,都「點」了出來!  電影看似節奏緩慢,許多畫面,要嘛就拍人物的臉部特寫,要嘛就是定在某個又漂亮又浩大的場景上,其實就是要觀眾去細細感受角色們當下的心境,或是對「下一步該怎麼做」的思考。(主角保羅與父親雷托那場敞開心房聊天的戲,甚至還讓我有點感動得想哭咧。因為父親對兒子的關愛之情,完全是從奧斯卡·伊薩克憂鬱卻穩重的神情中「溢了出來」,其表演層...
【沙丘】:84分-廣闊無垠的沙丘,深不可測的人心
宥影評
沙丘
2021-09-16 21:19:52
氣氛
10
【風中有朵雨做的雲】-卅年一覺中國夢(2019)    在一場市民拒絕建商拆遷的暴動中,開發區主任唐奕傑(張頌文飾)竟莫名地墜樓身亡。年輕警官楊家棟(井柏然飾)在調的過程,發現此案與幾年前的台灣女孩連阿雲(陳妍希飾)失蹤案、河邊無名焦屍案,都有著千絲萬縷的關係,而種種線索,都指向了老唐的妻子林慧(宋佳飾),以及企業家姜紫成(秦昊飾)。    這個故事從80年代末橫跨到2010年代,這段期間正好也是對岸改革開放後,經濟迅速崛起的三十年。 靠著這波浪潮致富的姜紫成和連阿雲,也可說是代表了台商或中國大企業家。 他們倆與老唐官商勾結,靠著建案牟利;老唐也借著姜紫成的城市開發而在官場獲得一席之地。  可是在利益的糾葛之下,姜與唐兩家的愛恨情仇變得更加錯綜複雜。老唐成了道貌岸然的家暴者,李慧毅然決然地投向姜紫成的懷抱,被當工具使用的連阿雲則憤恨地想把黑幕給抖出來。最終,扭曲的金錢愛慾引爆了可怕的殺機。    本片的導演婁燁,等於是用【風中有朵與做的雲】概括中國這迅速致富的三十年。 改革開放讓廣大的中國(尤其是城市)處處充滿了機會,成為「暴發戶」變得不再遙不可及,甚至已成了新的「中國夢...
【風中有朵雨做的雲】-卅年一覺中國夢
宥影評
風中有朵雨做的雲
2021-07-24 01:28:00
氣氛
8
【一步之遙】-繁華夢境中,我們追求什麼?   「咱現在去哪兒啊?」「您說去哪兒咱就去哪兒!」「咱哪兒都不去~」「Ido!咱哪兒都不去~」「哪兒都不去怎麼還開這麼快呀?」「只有快才能哪兒都不去呀!」—【一步之遙】(2014)    這是1920、30年代的上海,西方資本主義在這個城市開花結果,為中國帶來了5000年來前所未見的繁華與進步。 五顏六色的霓虹燈照亮了夜空;汽車給了這曾經古老的文明從未體驗過的速度;歌舞音樂、機器運轉聲,為人們帶來了感官體驗的爆炸;物質的過剩與金錢的流動,則讓人們的慾望被無限擴大。 「現代化」所帶來的目眩神迷、醉生夢死,就像一股漩渦,將一切的理智吞噬,所有人都淪為不斷追求刺激的皮囊。    電影的前半段,華麗的歌舞秀、令人為之瘋狂的妓女選美大賽「花國總統選舉」,無一不在呈現當時的燈紅酒綠、輝煌奢靡。 馬走日(姜文飾)和「花國總統」完顏英(舒淇飾)抽鴉片抽得恍恍惚惚,開車在上海街道狂奔,一路開上月亮的迷幻橋段,更是完美地具像化了那樣的紙醉金迷。  有人說,【一步之遙】這部片,看起來是又絢麗又迷幻,可惜電影結束之後在觀眾內心什麼也沒留下,就像浮華的夢一場...
【一步之遙】-繁華夢境中,我們追求什麼?
宥影評
一步之遙
2021-07-20 20:56:29
氣氛
8
  【iTunes特價報】梅西的詛咒/沉默的羔羊/哈利波特系列要是史蒂芬金結合專攻驚悚片的布倫屋,會是如何呢?好比低價促銷電影《梅西的詛咒》,由二者難得攜手合作,用與家人有關的駭人傳聞,給民風保守的鄉鎮增添詭異氣氛。如果是花幾枚銅版,想好好租片壯膽,特推安東尼霍普金斯代表作《沉默的羔羊》!隨他扮演人魔漢尼拔建立的形象,感受穩健紳士深藏毛骨心思的矛盾。此外,JK羅琳自小說起家至參與電影監製以來,不論從《哈利波特》本傳改編電影,還是前傳《怪獸與牠們的產地》系列,始終對於巫師世界有無限憧憬,不妨把握這回優惠買來,享受4K、HDR支援的視聽饗宴。新出爐的《人皮咒》,由《鬼搖靈》導演藉印尼廣傳的狠毒傳說,試圖使大眾深深理解,小時候曾被手足嚇唬的心理陰影。以上,希望大家看片愉快!未特別註明畫質皆為HD4K=4K畫質HDR=HDR動態範圍支援DV=DolbyVision動態範圍格式DA=DolbyAtmos全景聲音效支援EX=iTunesExtras額外內容(不一定均有中文字幕)++++++++++超低特價:恐怖大媽EX$90飢膚$90意外旅程$90屍控警戒$90梅西的詛咒$90--租借優惠:夜訪吸血鬼$290驗屍官$350沉默的羔羊4KDVEX$490--哈利波特正前傳優惠特輯:哈利波特:神祕的魔法石4KDV$290哈利波特:消失的密室4KDV$290哈利波特:阿茲卡班的逃犯4KDV$290哈利波特:火盃的考驗4KDV$290哈利波特:鳳凰會的密令4KDV$290哈利波特:混血王子的背叛4KDV$290哈利波特:死神的聖物Ⅰ4KDV$290哈利波特:死神的聖物Ⅱ4KDV$290怪獸與牠們的產地4KDVDAEX$290怪獸與葛林戴華德的罪行4KDVDAEX$290--新片上架:人皮咒$390色獄心機$390PerfectWorld~和你在一起的奇蹟~$390...
[情報] iTunes Store 電影特價報 梅西的詛咒 / 沉默的羔羊 / 哈利波特系列
修揪作伙共  2020-10-27 20:00:36
【海洋奇緣】-追尋真我,向自然贖罪的偉大航程 (Moana,2016)      先不說別的,音樂好聽動人,故事精彩刺激之程度,就已經超越了近年的許多迪士尼公主系列作品了。  什麼【冰雪奇緣】啦、【黑魔女】啦,還是真人版【花木蘭】啦,甚至是【驚奇隊長】,跟【海洋奇緣】比起來,它們簡直是平庸得不值得一提啊~  光是一個「海上版瘋狂麥斯」的場面,可能就是迪士尼卡通中數一數二的動作場面了!    就連要談「女性主義」,Elsa對妹妹的愛,以及花木蘭的鳳凰展翅,都不及Moana興奮出海卻又被大浪打回岸邊的一場戲來得讓人印象深刻!    更不用說,本片簡直是動不動就把迪士尼自己的「公主系列傳統」拿出來吐槽,「我可不是公主」、「不要唱歌」之類的自嘲台詞,甚至偶爾還穿插了一些「星戰梗」,都是使這部片趣味十足,又不落(迪士尼的)俗套的小驚喜。      不過,【海洋奇緣】厲害的部分,還不只在這些娛樂層面的表現而已,而在於其故事背後所「隱藏」的議題。 (真的是隱藏,因為好多事情它都只有側面暗示,沒有明確地表現出來)      冒險犯難,探索未知,這是人類的天性之一。為了追求更舒適的生存條件與居住環境,遠古先民決定揚帆出海、乘風破浪,不惜以肉身與意志,對抗時間空間的限制,世世代代在茫茫汪洋中尋找下一座島嶼、下一個新天地。 (從電影中的種種跡象看來,本片應該是藉用了南島語族、毛利人文化等大洋洲海島民族元素作為故事背景的)  在【海洋奇緣】當中,女主角Moana的祖先便是這樣的大航海民族:知道自己要去哪,清楚自己身在何處,對於目的地的方向更是瞭然於心。而且這些先民不僅克服了自然環境的凶險,更學會了解...
解析【海洋奇緣】-追尋真我,向自然贖罪的偉大航程
宥影評
海洋奇緣
2020-10-24 00:40:17
劇情
10
    (本文同步發表於「SJKen的浮光掠影部落格」,喜歡我的文章,請幫忙到「SJKen的浮光掠影FB粉絲頁」按讚,謝謝。      乖巧的時候,她聰明體貼,她的最愛是媽媽,因病無法與媽媽同住,是她心中最大的遺憾; 幼時的創傷,臉,成了她的罩門,不能讓任何人碰到,否則,就是一連串失控的言行! 發作的時候不分日夜,小自尖叫、吐口水、説慌、尿床、隨地小便、逃家,大至爆怒破口大罵羞辱他人、暴力攻擊、自我傷害與情緒勒索,  像一顆無從拆解的不定時炸彈,隨時能引爆; 周邊親人、老師、醫生與專業再多的關心、愛與安撫全都束手無策, 無法讓她脫離苦海!   過動兒的她,對外在的環境變遷極度敏感,對外人的防衛心強,不輕易向外人展露脆弱孤寂的內心,    只有當碰到讓她信任,卸下心防的人,才會坦然,但卻又轉為過度將全部的愛與依賴,貫注在特定的人身上,   形成對方莫大的身心的負擔,上學、輟學、轉發臨時收容所、團體家屋,甚至考量遷居國外機構,無解的重複循環,讓人心痛又心疼!  「對於這些無法馴服的孩子,我深為著迷,因為他們充滿了生命力。」--- 導演諾拉‧芬沙伊德(NoraFingscheidt)   一句話就點出了導演諾拉‧芬沙伊德(NoraFingscheidt)拍攝本片的初衷,2020年9月11日在台上映的德國電影《蘿莉破壞王》(SystemCrasher),是一部深入刻畫探討罹患過動症狀的問題兒童教養與治療議題的電影,故事主角圍繞在一位9歲無法管控自己情緒,容易暴怒傷人的過動兒班妮身上,透過片中發生在家庭、學校、大大小小不斷的衝突中,引領觀眾跟著鏡頭,去了解過動兒童患者本身,與家人、學校師長同學、醫療教化管理人員,共同面對的生命困境與社會議題。因為像片中主角班妮這樣的過動症孩子,對外在事物的感受,比一般的小孩更加敏感脆弱,他們的言行看在外人的眼裡...
《蘿莉破壞王》--- 天涯何處是兒家?
SJKen在幕迷影評
蘿莉破壞王
2020-09-11 18:43:36
劇情
10
簡評【天能】:85分-我們都是,只能活在當下的無知凡人…… (Tenet,2020)      瘋了!  這是我看完電影後的第一個想法:能想出這故事的人一定是瘋了!    原本以為,改編自海萊因(RobertA.Heinlein)小說的【超時空攔截】(Predestination,2014)已經把「祖父悖論」玩得出神入化;【倒帶人生】(Mr.Nobody,2009)已經將「平行時空」這概念的腦洞開到最大了。  正當我以為,「時間」、「時空旅行」這種科幻片老梗再也玩不出新花樣時,【天能】出現了……      想像一下。假設一個人可以讓身邊的事物「時間倒流」,那麼他在這樣一個「往回走」的世界中看見的,會是什麼樣的光景?  那麼假設不只一個人,而是一群人,甚至一個部隊呢?他們要怎麼發動攻擊?  換個角度想,假設今天我們遇到的敵人正是「逆行時間」裡的人,又要怎麼跟對方戰鬥?  這些我們一般人想也不敢想的情境,諾蘭在【天能】裡面通通都塞給你,讓你看一場目不暇給的「時空軍團大作戰」!    「逆轉時空」這個概念固然非常有創意,證明了諾蘭有著驚人的想像力,其大腦構造大概異於常人。  但我認為更厲害的是,他並不像【倒帶人生】或【超時空攔截】那樣天馬行空地完著某種高概念,諾蘭可是在拍一部諜報片啊!  光是那麼酷的「時空夾擊」,我想這張電影票錢就值得了。  而且,把「正向時間」v.s.「逆行時間」的複雜過程,融入諜報動作片中,讓角色們去實際去執行它,還用它來搏鬥、飛車、打仗。你要將這看似不可能發生的狀況去講故事,情節還可以自圓其說?  我想這是我真正佩服【天能】這部片的點:有辦法從...
簡評【天能】-我們都是,只能活在當下的無知凡人……
宥影評
TENET天能
2020-08-28 15:51:29
題材
10
【國王】-放低姿態,將站得比誰都高大(TheKing,2019)    太好看了~  用簡單的幾個角色,便能演譯一位明君的崛起、一個輝煌王朝的起始。 除了因為男主角提摩西·夏勒梅的帥氣,以及他迷人的陰鬱氣質有辦法抓住觀眾之外,更重要的是導演大衛·米奇歐與製作兼演員的喬爾·埃哲頓共同創作的這個劇本。 整個故事講了一個君王高處不勝寒的寂寞、讒言諂媚的奸臣與直言進諫的忠臣之間的拉扯、英法兩國之間詭譎而緊張的敵對關係......等,全都精煉而精準地被濃縮到了人物的對話台詞裡面。你甚至會以為如此精采的劇本也許根本就是出自莎士比亞之手。(雖然本片真的有參考莎劇)    本片的標題「國王(TheKing)」,便是在直擊整個故事的核心,告訴觀眾「什麼是真正的王者風範?」  年輕亨利五世哈爾(提摩西·夏勒梅飾),被父王流放之後就是一個在街頭廝混、不務正業的酒鬼。可也許也是因為人生與地位都曾跌落谷底過,因此,他知道自己不是完人;知道即使是個高高在上、不可冒犯的國王,也會有犯糊塗的時候;且從父王身上,他更了解到,國王的一意孤行、暴虐無道,只會讓國家四分五裂。 更合況,當你如此地位高權重時,身邊聚集的可能都是有所企圖的人,少有人會真正為了你好、對你說真話。亨利五世知道這樣的孤獨,知道「真話」的可貴,所以他懂得放低身段、虛心聽取逆耳忠言。  這是為何,雖然他難免會被險惡的政治遊戲給蒙蔽,難免會被戰爭的血腥殘暴給激怒,但卻終究沒有走偏。即使身處王室,卻最不貪戀權位與虛榮,最不受權力與利益的誘惑。在登基為王之後,一改父王四處征討的作風,讓國家休生養息,即便敵國再三的挑釁,他也絕不讓自己(甚至敵方)的人民為了沒有意義的戰爭而流血送命。 片中亨利五世還兩度在戰場上,自己站出來,要以單人決鬥方式決定勝負,只為了讓交戰雙方的損害降到最低。  即便在重新開啟了英法百年戰爭,還是始終如一地,就算冒著...
【國王】-放低姿態,將站得比誰都高大
宥影評
國王
2020-07-26 01:14:57
劇情
8
    (本文同步發表於「SJKen的浮光掠影」部落格,喜歡我的文章,請幫忙到「SJKen的浮光掠影FB粉絲頁」按讚,謝謝。)     鬼魅雖驚悚,人心更黯黑! 守靈夜撞鬼,想逃無門邪靈就在你身邊, 暗夜惡靈纏身,懸疑驚嚇中要你省視自我內心, 真心懺悔面對過往犯下的惡行,下定決心痛哭贖罪, 只有走過內心的黑暗,才能見到光輝的黎明!    一年一度的農曆七月鬼月即將於開啟(2020/8/19),因疫情沉寂許久的電影產業,自然也不會錯過裝神弄鬼影復興票房,從本週五起,包括《杏仁醫院》《解凍屍篇》《致命窺弒》《屍人診所》《咒冥曲》等多部東西恐怖驚悚電影全面啟動精銳盡出,準備吸引愛看這類型電影的朋友,其中選在2020年7月31日在台上映的恐怖電影《守靈魘》(TheVigil),由凱思‧湯瑪斯(KeithThomas)首度執導,一人身兼編劇、作者與導演三重身份,娓娓道來一個從惡靈作祟屍生魅惑,到心靈泣訴贖罪重生的鬼故事,整部電影融合了宗教守靈傳統習俗、邊緣人、鬼魅與惡靈傳說等豐富元素,打造出一部非典型的鬼片,觀眾既可以在觀影過程中,享受觀看傳統鬼片必有的光影明滅聲東擊西的影音驚嚇特效,更能隨著男主角的情緒起伏轉折,開啟一段從平靜到波濤洶湧,如夢似魘的心靈贖罪與自我療癒之旅,別出心裁的鬼片表現主題與手法,引人深思!   電影《守靈魘》(TheVigil)由曾製作出《陰兒房》(Insidious)、《月光光新慌慌》(Halloween)、《我們》(Us)、《隱形人》(TheInvisibleMan)等多部恐怖驚悚電影的好萊塢知名恐怖片大廠「布倫屋」(Blumhouse)出品,找來《羅根》(Logan)戴夫‧戴維斯(DaveDavis)、《我和我的不完美老爸》(Menashe)梅納許‧路斯提格(MenasheLustig)、《飢餓遊戲:星火燎原》(TheHunge...
《守靈魘》---惡靈纏身如夢似魘,暗夜哭喊淒厲人心!
SJKen在幕迷影評
守靈魘
2020-07-21 00:47:27
氣氛
9
【末代皇帝】-無法逃出牢籠的皇帝,無法擺脫「皇帝」的中國(TheLastEmperor,1987)    故事的一開始,溥儀就被中共政權當作戰犯,打入大牢。而這段被要求「自我檢討」的日子,使溥儀這曾經的大清國皇帝,開始回顧自己多舛的一生。  事實上,打從溥儀被召入宮中的那一刻起,他的人生就一直被命運的風雨給擺弄著;從他成為皇帝的那一刻起,他就始終活在牢籠之中。   電影裡的其中一場戲,年紀尚幼的溥儀,命令太監們玩「猜猜我是誰」的遊戲,讓眾人們隔著布簾摸裡頭的人,而自己則趁機躲到布簾後,體會被許多雙手觸摸的感覺。 簡簡單單的一個畫面,卻讓我們感受到了這名小皇帝龐大的寂寞:  由於他是皇帝,從小就被迫與家人、同儕分離;身邊不是臣屬就是奴才,小溥儀與宮中其他人的交際往往隔著一層繁瑣的禮數與無法跨越的階級;沒人可以與他談心、有情感交流,也沒人真正關心他的感受。  這是為何,小溥儀特別依賴他的奶媽,甚至即使到斷奶的年紀了還在吸奶。他不只缺乏母愛,他幾乎缺乏一切與人的真實交流;而他能觸碰得到的奶媽,則是唯一能暫時消解寂寞的情感依靠。  另外,宮中溥儀僅有的知交莊士敦(彼得·奧圖飾),則是試圖在人格與思想上,將溥儀從中國五千年的負擔中解放。 我們可以說,在奶媽離開之後,只有莊士敦看出了溥儀的寂寞與不甘,更對小皇帝嚮往自由的心靈了然於胸。 所以這名西方導師送給溥儀「腳踏車」,希望他有行動自由;也為溥儀爭取了一副「眼鏡」,希望他不要被紫禁城的富麗堂皇給迷惑、遮蔽了。  我們發現,雖然小溥儀看似是萬人之上的皇帝,實際上只是一個被關在深宮大院裡,生活的一舉一動都由不得自己的籠中鳥而已。    同樣「布簾/遮蔽」的意象,是出現在溥儀成年後。  民國成立後,溥儀(尊龍飾)雖已不再是中國的皇帝,但年輕氣盛的他,看不過太監、僕役們竊取宮內寶物中飽私囊的行為,於是大刀闊斧地在宮中展開...
【末代皇帝】-無法逃出牢籠的皇帝,無法擺脫「皇帝」的中國
宥影評
末代皇帝
2020-05-15 20:43:28
劇情
10
原文http://bit.ly/2uJ6UTO 《雨天。紐約》(2020)[6/10] 每年看一部伍迪艾倫的新作已經成了一種觀影習慣,但在《雨天。紐約》以及他性侵養女的醜聞之後,有可能會讓這習慣就此打住。我很喜歡伍迪艾倫的悲劇調性,故事的過程總是歡愉浪漫,但結局卻突如其來的急轉直下,成了一種近似荒謬但又有即視感的安排。在他眼中的愛情總是會出現稍縱即逝的裂縫,要是你抓住了機會就能把這裂縫撐開,逃脫被世俗困住的皮囊得到自由,卻也終將在失去皮囊的保護下難逃一死。我以前常開玩笑說,看伍迪艾倫的作品看久了會道德淪喪,因為你會看清愛情沒有絕對的對或錯,往好處想你看開了人生的其中一道混沌,但要是往壞的方向發展你會跌入無以復加的罪孽,因為沒有對錯的界線會讓你超線了也渾然不知。 我原本以為我已經認同了伍迪艾倫的價值觀,但在《雨天。紐約》我卻意外的感到有些反感,角色成了我入戲的最大阻力,富家子弟、拜金女、藝術家,這三個經典的放蕩角色湊在一起,馬上就可以把道德級數調成限制級。對富家子弟來說一切垂手可得,對拜金女來說遇到難得的機會不可多得,對藝術家來說只要是把握當下一切都怡然自得。再看的細一點,台詞中說到「老男人總是吸引女人」、悲劇性格的導演覺得那股清流是謬思女神的降臨、被出軌的編劇把相遇推給命定的安排,這些不就是渣男搭訕的爛招?該說伍迪艾倫對於電影圈的生態瞭若指掌,還是他自己就有可能是這樣的人,並試著從作品中替自己解套? 提摩西夏勒梅飾演的蓋茲比,光是這名字就讓人有種自命不凡的討人厭感,再加上富家子弟的刻版印象都出現在他身上:賭博、把妹、沒志向、迷戀都市,剛好就是我最討厭的角色類型(這很個人,就說我仇富吧),再加上最後結局針對他和兩位女角色的安排,抱歉,我真心討厭這個角色。噢對蓋茲比這角色和《她們》的勞里有87分像,這也是我沒那麼喜歡《她們》的原因之一。   FBhttps:...
(短評)《雨天。紐約》
欸冷
雨天.紐約
2020-02-29 16:20:53
氣氛
7
【她們】-書寫「她們」自己的故事(LittleWomen,2019)#第92屆奧斯卡金像獎    如何寫一個關於女人的故事? 出版社老闆告訴喬·馬區(瑟夏·羅南飾):「結局時這女人一定得結婚」,大家可以接受女人像男人一樣,意氣風發地打殺決鬥,但最後一定得結婚。這是十九世紀中葉美國社會對於女性的看法。 當然,喬偏偏就是最唾棄「婚姻」這檔事對女性的束縛,所以她也像個男孩一樣,活潑好動、不修邊幅;而且也嚮往與男人一樣,可以當個出版作家、可以當個前線的士兵,不必被性別角色與婚姻家庭禁錮,可以「自由自在」地活著。 但儘管自己再怎麼「書寫」理想,這樣的故事都逃不過被(男)人刪改情節的宿命。 不僅如此,即便才華橫溢如她,那樣的幻想故事還被教授批評。雖然教授是出於一片真誠,但這對喬而言還是很沉重的打擊。   不過幸好家裡還有喬的好姊妹們。馬區家的四姊妹可以說是大相逕庭、各有特色。大姊瑪格(艾瑪·華森飾)生性愛漂亮,儼然就是一個善於交際的仕女名媛模樣;小妹艾美(佛蘿倫絲·普伊飾)是個思緒縝密、喜愛畫畫的女孩;三妹貝絲(艾莉莎·斯坎倫飾)喜愛彈鋼琴,可惜太過害羞內向,因此常常躲在家中。 本來四姊妹在家中相處時,一切都非常和諧,喬寫劇本、瑪格演戲、艾美做道具、貝絲在旁配樂,猶如合作無間的劇團,四個女孩各司其職、分工互助。但是這樣的平衡,在一個外人(沒錯,就是提摩西·夏勒梅所飾演的小帥哥勞利)闖進她們的世界,使四人與外面的人事物接觸時,便發生了變化。   不同於露意莎·梅·奧爾柯特的原著《小婦人》。導演葛莉塔·潔薇透過今昔穿插的非線性敘事,精準地提煉了《小婦人》的神髓,將四姊妹「過去」的家庭生活、性格養成,以及「現在」的人生難題作交錯對比,所希望向觀眾展現的,是不一樣的女性,在不一樣的抉擇之後,將會面臨的處境與挑戰:  瑪格在愛情與麵包之間選擇了「愛情」,毅然決然地和身無分文的家庭...
【她們】-書寫「她們」自己的故事
宥影評
她們
2020-02-23 00:33:13
氣氛
9
片名乍看是政治正確感爆棚到讓人卻步的電影,其實就是以美國南北戰爭為背景的經典名著《小婦人》,描述馬區一家四姊妹的感情變革和探索。沒錯,這部橫跨一百五十年的文學經典如今迎來第六度影劇改編,前有凱薩琳赫本版、薇諾娜瑞德版,但藉前作《淑女鳥》獲得滿堂彩的美籍女導演葛莉塔潔薇有大破大立的精神,替乘載時代巨輪的文學著作帶來新臉孔,用一八六零年代美國人的高尚精神,重新審視二十一世紀頹喪的生活價值,眾目睽睽的女性議題,亦在嚴謹的架構中游刃有餘地發酵。映入眼簾就是一場談判戲,生活挫敗而出走紐約的女主角和出版商議論投稿價格,前者羞澀內斂,後者主導利益大權。若這場戲有任何女性主義底蘊,顯然節節敗退。但真正讓我進入狀況的是緊跟在後的奔跑戲,憶起《紐約哈哈哈》的迷茫女子。幕前幕後,葛莉塔潔薇跨越時空和屏幕串聯女性的生命力和潛力,朝牢固的社會框架投石問路,試探女性精神揚眉吐氣的可能性。但這不是落俗的「女性站出來」,而是尋找冰冷議題背後,女性自我嚮往的更多面向,那可以淡如柴米油鹽,也能重如驚滔駭浪,驚喜就在於葛莉塔潔薇竟讓影片核心於社會觀感上化開得不著痕跡。馬區一家生活貧困,父親從軍,四姊妹於焉和母親相依為命,對窗住著一家有錢人,彼此相互邂逅,幾段情感隨之萌芽,女主角喬則在愛情和親情的拉扯中不斷掙扎。這段故事對老影迷來說肯定不陌生,但這部片的形式卻迎來煥然一新的結構,葛莉塔潔薇拋棄筆直敘事,從而採用非線性剪輯的今昔對照,少了少女成長的層層堆疊,反而烘出路過人間的蒼涼和欣喜,被剪散的回憶,最終拼湊出人生的惆悵與感悟,文學經典的厚重浮現二十一世紀的新面貌,而你也將從冷冽和明亮的色調對比中感受到命運的殘酷──長大的代價。瑟夏羅南與葛莉塔潔薇二度合作,默契和功力有了昇華,喬瑟芬馬區這個過去被視為「男人婆」的角色從世代的匠氣中重生,如同改名的《小婦人》出現更高的娛樂性。瑟夏羅南替角色添加一層現代感,進而貼近女性...
《她們》|穿越時空突破價值桎梏的女性精神
Momo
她們
2020-01-23 20:14:30
演技
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