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馬克]的文章:


【時尚惡女:庫伊拉】-我的反派之路,是場充滿驚喜的快閃時裝秀(Cruella,2021)    說真的,迪士尼的真人電影已經好久都沒讓我看得那麼開心、津津有味了!    電影的前四分之一還有一點好萊塢典型「遭埋沒天才」的套路。講從小就流落街頭、靠當扒手維生的艾絲黛拉(艾瑪·史東飾),雖然有著服裝設計的天賦,卻因出身的關係而難以成為設計師。直到一次陰錯陽差的機會,不小心展現了自己的眼光與手藝,才受到時尚界的領頭羊「男爵夫人」(艾瑪·湯普遜飾)之賞識。   接著就是電影開始有趣的部分了。 艾絲黛拉一方面要侍候著難搞又挑剔的「男爵夫人」、為她揮灑自己的設計天份;另一方面,她又因發現了男爵夫人的秘密,進而與夥伴們策畫,要合作潛入男爵夫人的宅院中進行偷竊。  原本以為本片會是像【穿著Prada的惡魔】那樣的職場勵志故事走向,沒想到竟混搭了「劫盜電影」(Heistfilms)的驚喜感!此時你就已經可以感受到,本片的創作者是能夠精準而洗鍊地操作「套路」的,知道要怎麼(在最不會破壞娛樂性與通俗性的前提下)「跳脫公式」,讓觀眾預料不到劇情走向。    而為了奪走男爵夫人的光彩,艾絲黛拉...
【時尚惡女:庫伊拉】-我的反派之路,是場充滿驚喜的快閃時裝秀
宥影評
時尚惡女:庫伊拉
2021-06-08 02:54:45
爽度
9
【竊聽風暴】-聽著你們的我,何嘗不羨慕?(DasLebenderAnderen,2006)    除了呈現了東德人民無時無刻都活在被國家監控、威脅之下的那種壓迫感以外,本片特別打動我的其實是,瀰漫於整部電影的,一股淡淡的寂寞。    雖然表面上,身為體制之爪牙、專門在監控、拷問犯人的威斯勒(烏爾里希·穆埃飾),是個可以掌握他人生殺大權的國安局特工;而劇作家德瑞曼(SebastianKoch飾)則得活在恐懼之中,言行舉止都必須小心,以避免極權的巨鎚落到自己頭上。 然而,這並沒有讓威斯勒活得比德瑞曼還來得快樂。  大概是由於身份、職業之故,威斯勒似乎已習慣了活在暗處,只能默默無聞地獨居著。身邊幾乎只剩工作上的上司、同事,所以大部分時間都保持沉默,毫無意見地接受命令。平時甚至都儘量與所有都人保持距離、冷漠以對。因此這人沒有朋友,也沒有愛人,連想要在妓女的身上獲取一點溫存都困難。  反觀劇作家德瑞曼,雖必須容忍自己思想被箝制,眼見友人遭國家殘害卻無能為力,甚至要提防枕邊人的背叛;但同時,他身邊不但有志同道合真心好友,也有深深愛著他的女友。   從這點來看,相較於靈魂是富足的劇...
【竊聽風暴】-聽著你們的我,何嘗不羨慕?
宥影評
竊聽風暴
2021-06-07 20:18:26
劇情
10
《黑水風暴》中,從事律師行業的馬克魯法洛偶然收到家鄉農民的委託請求,說是牧場飽受化學汙染侵害,牲畜接續罹病死亡,但好巧不巧,罪魁禍首竟是他辯護多年的美國化學龍頭企業。追查的背後暗藏美國資本主義盤根錯節的體制問題,正義一旦失效,是否挺身而出?更重要的是,當真相隨手一拉就排山倒海,除了面對官司壓力,還得扛起輿論檢視,如何堅持下去?也是一個問題。儘管真實事件的議題性電影本身就具備某種和社會產生連結的潛力,但《黑水風暴》的敘事時空一攤就十餘年,趨近重疊現實的震懾,還是樹立不少影片的影響力。只是時光漫長,電影如何擷取片段,自然也定義故事的靈魂。擅長捕捉人性壓抑的陶德海恩斯延續創作脈絡,將鏡頭探進社會染缸的生命個體,聚焦人心的脆弱和複雜。當你期待看見小蝦米扳倒大鯨魚那種遲來的熱血正義大爆發,故事卻埋著頭往內心層面走去,整合偏執和迷惘,幽微到盡頭才流露出一絲人性光芒。 這類冷峻電影,一再提醒我們馬克魯法洛是低調優秀的好萊塢演技派,他一頭埋進官司訴訟就是十多年,不僅賠上生活品質,還連帶影響家庭關係和職場地位,遑論還有真相爆發,案件卻遲遲無法解決所招致而來的質疑和調侃。生理倦怠和心理崩潰,魯法洛交...
《黑水風暴》|善良的人民英雄對抗黑心企業
Momo
黑水風暴
2020-02-04 14:46:06
氣氛
8
我必須說,這篇影評寫的有點辛苦,光是要看懂與推敲不同可能性,就讓我頭痛非常久。 先來聊聊「布爾喬亞」好了,簡單來說就是資產階級,比無產階級、勞工擁有更多資產,以馬克思主義下的定義,往往是指資本家,也就是不靠勞力賺錢、主要以投資賺錢者,可能會是大公司老闆、銀行家等,這些人的收入來源往往是相對於勞工收入而來,舉例來說,郭台銘如果發給員工少一點紅利、薪水,他的收入就會上升(這是假設以單一時間點來看)。至於為何本片片名會以「布爾喬亞」為主軸?又為何要說到他們的魅力?甚至是discreet的魅力? 故事的主角是三對夫妻(或情侶),在看這部電影時,你會發現主角們總是聚在一起吃飯或品酒,關心的事情總是有關於錢、社會地位、維持現在的經濟狀態,而一段段劇情可能會以其中一個人當主角,而且到了每一場的結尾,可能會覺得劇情誇張到像是該主角的一場夢,每場可能都有一個以上的事件,事件的因或果多半與他們在物質滿足之外想滿足的慾望、布爾喬亞的自我中心意識,或者自己過去為了成為資產階級的所作所為種下的因有關,或許這是布紐爾如此命名的原因。 第一段是兩對夫妻到Alice家作客,但到了才發現Alice以為她們...
<中產階級的拘謹魅力>挑戰logic能力、夢境分析的大作
Mega

2019-03-21 19:46:23
劇情
9
【摯友·維尼】:86分-「昨天」和「明天」都太多天了    非常可愛的一部電影! 維尼、小豬等玩偶不僅不會像大家預設,真人版的不協調或格格不入,反而是另一種不同於卡通的可愛,賦予那些CG角色熟悉的生命感,在看的時候還真的能同時懷念童年。 整個故事圍繞在「找回童心」和「活在當下」這兩個軸心,來反問現在都已經長大成人了的觀眾:是否尋回兒時純真無邪的快樂了?甚至還暗暗地嘲笑了一番現當代工商社會的功利、快速,庸碌而令人喘不過氣來的生活。一如孩童那般保有赤子之心,反而才能看見最值得珍惜的家人朋友,以及迷失了的自我。 這也是為何,看這部電影時會特別感動,我們已經太久都沒有那麼天真浪漫過了,去為了朋友、為了家人,甚至為了自己,停下趕路的腳步,活在當下,好好看看身邊的人,無憂無慮地為了「摯友」來一場冒險,這樣的情懷,隨著故事的推進一點一滴被找回來時,極為令人動容,儘管是個HappyEnding,我還是被那種純粹的「喜樂」給感動落淚!當然那些個性鮮明、形象討喜的玩偶也是讓我們更容易感情受牽動的原因啦~   電影很巧妙地將這群「玩偶朋友」塑造成「童真」的隱喻。且每個角色都象徵一種「童真」的特性,像是:...
【摯友·維尼】:86分 - 「昨天」和「明天」都太多天了
宥影評
摯友‧維尼
2018-10-24 19:06:45
劇情
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