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同志]的文章:


原文>>>https://bit.ly/2GdTPaZ   《刻在你心底的名字》(2020)[7/10]   說來有點弔詭,已經通過同性婚姻合法化的台灣,近年來卻沒有聚焦在同志情侶上的商業愛情電影,彷彿同志題材已經被侷限在文藝電影裡,或是只能當作擦邊球、宣傳噱頭上的支線劇情。《刻在你心底的名字》為這個困境做出非常成功的突破,把同志愛情電影拍的就像一般純愛片一樣甜美可口,打破同志電影和一般觀眾之間的一道牆,同時保留「特別身份」的坎坷淒美,議題上仍有專屬於它的討論價值。 過去的同志電影有一個現象是,對於異性戀來說有時難以帶入情緒,甚或會有點尷尬、故事發展太過浪漫離奇、沉溺在悲觀主義、離觀影者親身經驗太遠等等問題,讓同志電影和一般觀眾之間總會有些隔閡。另外對一位鋼鐵直男來說,就算我的心理上是完全支持同志,在看到情慾畫面時,生理上難免還是會有無法控制的尷尬。 但《刻在你心底的名字》沒有讓我有這種尷尬,它的故事安排完全聚焦在兩人的感情上,和以往同志議題往往只有陪襯的功能截然不同,從相遇、相處、遺憾到重逢,都在他們的兩人世界中,連配角的存在都只是為了映襯出他們刻骨銘心的初戀。兩人所...
《刻在你心底的名字》同志電影的新類型突破
欸冷
刻在你心底的名字
2020-10-04 14:10:52
氣氛
9
  喬治亞,一個古老、遙遠、神秘的地理名詞,是希臘神話英雄伊阿宋(Easun)尋得金羊毛之地,自古以來地靈人傑,擁有精彩豐富的文化資產,但也正是因為地處高索山地區,百年來列強環伺,在風雨飄搖的世代,鍛鍊出堅毅果決的民族特性,十足「戰鬥民族」的表徵,更是反應在結合了古典芭蕾與民族舞蹈的精神,也就是喬治亞民族特有的「戰鬥芭蕾」,處處表現出陽剛的氣息,正如《然後我們跳了舞》電影中所強調的「男生要跳得像鐵釘、紀念碑般陽剛堅硬」,這一切或許也代表了極權守舊的傳統,就像是一道枷鎖,成為箝制人們思想的桎梏。   這是一個長期處於內憂外患的國度,人們活在貧窮與保守壓抑的禁錮中。梅布拉(Merab,LevanGelbakhiani飾)一家三代就是最典型的例子,他們雖為舞蹈世家,每個人縱然練就了一身紮實的技巧,但如果不能進入國家舞蹈團,就是無法擺脫捉襟見肘的宿命。當他們年老體衰後,就像梅布拉的父親一樣,只能在市場從事收入微薄的小本生意。因此,梅布拉在練舞之餘,還必需到餐廳當服務生以貼補家用,而他們家三不五時就遇到斷電、斷炊等鳥事,這種「拆東牆,補西牆」的生活,壓的全家人喘不過氣來,於是就有了抑鬱不得...
《然後我們跳了舞》為生命、為自己好好跳一支舞吧!
Lisa影評快遞
然後我們跳了舞
2020-01-22 21:05:30
爽度
10
歷來談到泰國電影,除了多數印象中的主流鬼片外,恐怕大眾記憶較為深刻的就是同志與校園題材的影片。前者有2007年的《愛在暹羅》,後者則有2010年的《初戀那件小事》,兩部影片當時引起一陣迴響,但相同類型的影片似乎後繼無力,沒有引起超越此兩部經典共鳴的作品出現。   其實泰國在同志與校園題材的影劇作品不曾停過,如近三年來,電影有《我的兄弟情人》、《激漾青春》,戲劇則有受到矚目甚至連拍兩季的《為愛所困》、《愛來了別錯過》等作品。這些作品連帶捧紅許多主要演員,受到許多觀眾的喜好,但就作品的深刻與完整性而言似乎還未若《愛在暹羅》出色。 另外一點可觀察到的部分,也許是因為青少年始處於兩性情慾流動的萌芽期,也可能是因為青春年少的胴體更具有催發潛在觀者市場的效果,許多同志元素的影視作品皆是以校園作為題材。但也因此,敘事內容難免受到限制,甚至部份情節容易淪為惡意賣腐的惡趣味。 相較之下,近日在台上映的泰國影片《戀愛完成式》不僅在宣傳時就以改編自導演真實經歷作為賣點,就環境、故事與人物的設定上,整個敘事背景跳脫純然的校園元素而顯得成熟。此處所說的成熟,並非指影片敘述或故事情節上的表現,而在於作品中主...
《戀愛完成式》:愛在當下即已完成
楊鉅仁
戀愛完成式
2018-05-23 00:55:50
氣氛
7
作為一部探討同志議題的電影來說,《親愛的初戀》絕對不是第一部探討自我探索的作品。但他會是一部讓我體會同志族群對社會輿論所承受的壓力、出櫃前的焦慮、交友圈內渴望獲得認同、面對青春期初熟階段的好奇心與眾多對社會大眾的疑問。我能夠透過主角賽門這個角色,更加了解同志的內心世界,而且是一場輕鬆有趣又溫馨的觀影過程。 在《親愛的初戀》裡,我沒有看到太多過去同志電影充滿壓抑、壓迫的負面情緒,而是感受到同志族群在自我探索的過程如何幽默以對。有趣的是,片中透過大量詼諧的口吻呈現賽門內心的種種疑問:像是反問為何出櫃?為何異性戀不用擔心被異樣眼光檢視?為何身為同志而應該被隱藏?等等眾多有趣的思路。似乎也不斷向觀眾們拋出值得思考的問題,進而對劇中角色的成長歷程有所共鳴。 劇中的賽門沒有我們刻板印象中那種所謂「典型」的同志形象,反而不避諱地在劇中穿插了那種我們既定印象的同志角色。賽門就像你我在學生階段、青春年少時期的鄰家男孩,有著幸福的家庭、感情要好的朋友、有趣的師長,說真的就像我們過去的校園生活沒有什麼兩樣。但仔細想想,「同志」卻成為他唯一的困擾,也同時延伸出更多沒意義的困擾而打擾了原本的生活步調...
《親愛的初戀》 Love, Simon - 我依然還是那個我
XXY
親愛的初戀
2018-05-04 16:06:02
劇情
9
P.S:與義筆yaya的Darren觀影前合影留念       評分:6.5/10 猛人:兩位女主角以及把唯美愛情情慾拍成A片的導演   隨著片尾的到來,看著女主角離去的身影…筆者我真的很難概括這整部片帶給我的觀感,而這其實已經跳多好不好看的問題。事實上,如果導演的目的是要造成觀眾對於這種異常性格的愛情的反感,從這個成就來說毫無疑問是成功的。但是整部作品看下來,我並不認為導演的目的是要觀眾對於這種情感反感,而是要觀眾感受角色在心境上的變化。   從這一點來看,演員的表現是成功的,然而對於導演的能力來說…這種赤裸直白的性愛橋段,反而在技巧上面是嚴重弱於演員演技表現的光芒的。   本片的劇情其實就是描述一對同性師生的愛情,在面對老師逐漸將情慾對象延伸到異性身上,導致學生在情感上逐漸表現出無力挽回的佔有慾的故事。本片的步調其實非常緩慢(也因此還好片長並不長),但同時在故事重點的描述上面都很直接到位(演員表現佔了非常大的功勞)。從片頭暗示師生之間的同性戀情誼及師生的禁忌戀情,再到了本片將性愛的觸感撫摸透過陶土藝術製作的手感作為一個性暗示的連結(妳的右手的授力太大了,...
傷害彼此卻又互相需要的扭曲的愛-《白百合之戀》
BIO-MAN
白百合之戀
2017-04-06 00:50:42
演技
10
    「愛是一隻貓」是一部純愛電影,貓咪的溫柔優雅、撒嬌,像是愛情裡的甜蜜與親密關係,有時的傲嬌,像是愛情裡的憋扭;而當貓咪倏地的不小心抓傷你的手,咬了你一口,也像是愛情裡有時的互相傷害,或是某一方不小心傷害了另一方一樣。即便如此,你愛著那隻貓,於是你仍然會溫柔的豢養著牠,就像你仍然會繼續呵護,你愛的那段感情一樣。     電影裡兩個男人相愛,擁有穩定又甜蜜的感情生活,一起養一隻被遺棄的貓,一家三口住在彷彿世外桃源的房子裡。一切都是那樣美好、穩定。一切卻在看似溫柔的史蒂芬失手殺了貓之後,像是也把這段感情撞破了一個洞。透過電影走向,可以稍微理解史蒂芬也許是一個過去曾發生過陰影,導致內心隱藏暴力因子的人。安德烈雖然心裡相當痛苦,但是卻仍然努力的想要維持住這段兩人早已決定終生的感情。我們很常可以見到有些電影的劇情是,男女主角某一方可能造成兩人的小孩身亡的角色設定,而故事會圍繞著主角這段婚姻的修復與彌補。用這樣的想法來理解這部電影會比較簡單一些。     電影前半部描述的是兩人相愛的程度,後半段則是兩人如何修補這道傷痕。從主角們開頭總是裸體相見,每一秒都形影不離,...
愛是一隻貓-你能夠愛全部的我嗎?
Diru_u
愛是一隻貓
2016-10-29 01:08:11
演技
7
好的,我得承認這部電影要敘述的內容實在晦暗到令人感到昏昏欲睡,說穿了就是其實10來分可以講完的事情,硬是把他拉拉拉拉長了90多分鐘,然後還留下一個突兀且徒具形象的畫面做結尾,讓觀眾不由得張大嘴抱怨著這究竟發生了啥事(苦笑)。     導演使用了大量的符號與錯置的剪接,然後連片名的取名也是下了些巧思,但這些似乎對於電影本身的可看性完全沒啥加分的感覺,反而讓人霧裡看花,越看越花,也使得整部電影得空洞感令人感到無奈,觀影過程我也在這空洞感作祟下與這個世界失聯了幾次,所以記憶總是有些斷斷續續,雖我不知這是否是導演的目的,但這電影的確有此強大的神力(苦笑)。     故事本身的一些細節交代得不是太清楚,片段的接榫上也有很大的執行問題,有種不知道啥時會結束,哪裡該收尾的懸念感,雖是一直鋪線出去,但是各線的連結與收尾不是令人困惑就是直接爛尾,然後唯一跟本次影展有關係的內容,只有主角與顧客的同性關係,其他壓根與本次影展的精神不是太有相關。     總括來說,我或許該稍稍承認我不是太理解這電影到底要說什麼,乖乖說我悟性太低似乎是個好說法(笑),不過,我個人還是喜歡這...
導演大人,您真的有點怪啊
dododocar
這個夏天有點怪
2016-09-25 23:33:24
氣氛
4
    「萊恩是力爭上游的造型師,他身為美國華裔,卻極力擺脫自己黑頭髮黃皮膚的身分及一切與華人的連結,並夢想為時尚名流設計造型,某天上司卻指派他為來自北京的中國大明星寧打理門面,寧排斥萊恩的西方設計,要求他表現出新中國的力量,他們天南地北的理念差異,令這份合作關係難上加難,但他們逐漸發現彼此的共通點,互相吸引的感覺也開始在他們之間發酵。」   看了「北京遇上紐約FrontCover」就不得不想起過去華裔導演伍思薇的「面子SavingFace」,同樣的同志題材、同樣探討到傳統以及移民的問題。11年後,這些類似的議題,再一次在華裔導演楊曜愷的電影裡被演出來。這次電影色彩是明亮的,劇情環境也顯得開放許多。想著要用看一部愛情喜劇片的角度來看這部電影,但是接觸到劇情時還是不得不貼上了同志這張標籤。我想哪天大家看電影時不用再特地說:「噢這是一部同志電影。」的時候,那麼「我們就真的沒有跟別人不一樣了吧!」   萊恩與寧兩人在工作與內心的衝突磨合過程中逐漸卸下心房,萊恩知道了寧過去的故事,也了解寧必須過著隱藏真實的自己的方式,才能追逐一直以來的夢想。每個人心裡對愛情的重要性都是不一樣的...
北京遇上紐約-如果你的人生是一本雜誌,誰在你的封面上
Diru_u

2016-09-06 23:52:12
氣氛
8
  愛情的美好,絕無能出其右,毫無預警、防不勝防,從開始到結束滿滿奧秘,也往往令人措手不及,尤其對一部愛情電影而言,拍的人想盡辦法展現兩人的「愛」,看的人無不希望感受兩人的「情」,一切盡善盡美,就要美好遊走在抽象和具體之間。 倘若美感神經交會,天雷勾動地火,一發不可收拾,愛情就這麼開始,不見直白的「我愛妳」三個字,只見五感盡情釋放,無須言語、無須注釋,川流人潮凝視的雙眼,便幽微流露綿密的曖昧情愫,愛上一個人,只因對方一切都美,這是浪漫的真理,更是《因為愛你》細膩見長之處。   人群目光交會,勝過千言萬語。熱愛攝影、徘徊在理想和現實巨大差距的特芮絲,以及成熟富有魅力、卻因不欲人知的親密關係,而將喪失身為人母撫養資格的卡蘿,意外邂逅彼此,年齡、背景天差地別仍一見鍾情,幻想能擁有愛情與自由的兩人,寄託在一場公路旅行,感情與慾望燃燒到最高點的同時,卻也困惑將何去何從。 美麗的愛情故事,述說著兩位女主角坦誠又濃郁的愛慾流動,異性冷漠、同性熱情,無形為電影拓展出相互映照的層次感,兩人神秘朦朧的情愛世界,也刻劃了階級懸殊,抗拒至順從的轉變,在相對保守的年代,無疑顯得格外珍貴。  ...
《因為愛你》美的饗宴
散場二三事
因為愛你
2016-03-20 21:08:18
氣氛
9
我是抑男~ 看了《白日夢冒險王》後,因為西恩潘,又去看了他另一部經典片《自由大道》,而這部片當年奧斯卡入圍了八項,最後拿下最佳男主角和最佳劇本。   《自由大道》這部片只能說,嗯,真的很激勵人心。自由大道描述的是ㄧ直以來都是人類世界的問題—同性戀。而同性戀這個議題,雖然現在已經慢慢被接受,但在過去那個年代是相當被歧視與不重視的。 那是描述ㄧ個反同年代裡,同志如何爭取認同,如何在基督教和天主教充斥的西方社會,突破教義的僵局,而西恩潘所扮演的,正是美國史上第一位公開承認自己是同性戀的議員哈維米克。     而同性戀其實也是弱勢族群,他們的人數不像一般異性戀多,影響力不如一般人,他們也積極想尋求自我認同,期望能有一個能接納自己的地方,《自由大道》充份地還原了多數同性戀遭遇不被認同的困境,但感情本來就不該分同異性,不是嗎?只要是真摯的感情,就算是同性戀,也是另一種風景吧!   雖然西恩潘在這部片裡娘娘的,但在不顧一切選擇投入選舉那幾段真的是帥呆,遭遇了無數的失敗,甚至愛人受不了而離開,哈維還是堅持要繼續爭取社會認同,繼續為同志發聲。     而這部片最令...
自由大道(Milk) 經典的同志勵志片
Evan
自由大道
2014-12-02 21:00:45
演技
9